区域项目
HOME
区域项目
正文内容
高科技行业地位分析 从“制造”到“创造”——我国高科技产业现状
发布时间 : 2024-11-28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从“制造”到“创造”——我国高科技产业现状

(报告作者:海通证券分析师 梁中华)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对我国生产与投资均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2022 年,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于全球第 11 位,共有 21 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数量首次与美国持平。

1. 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历史上每一轮重要的技术创新均会使得劳动生产力快速提高,并创造出新的产业与就业机会,持续地推动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创新也会对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一场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竞争,走好了科技创新的这步先手棋,则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一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国在改革开放时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此后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核心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以来,有关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的政策也层出不穷。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实现了明显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 2022 年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超过法国,位于全球第 11 位,与 2012年相比一共跃升了 23 位。在具体维度中,我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方面表现最好,为全球第 6 位。此外,我国还有 9 项细分指标排名全球第 1。

我国区域创新发展也有显著成效。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共有 21 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较 2017 年增加了 14 个,数量首次与美国持平,居于全球首位。其中,受益于对科技创新长期的战略重视以及国家的重点支持,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实力已进入国际前十。具体来看,深圳-香港-广州在全球百大科技集群榜单中排名第 2,北京第 3,上海-苏州排名第 6。此外,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中主要城市(南京、杭州和合肥)、成渝和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以及黄河流域主要城市(西安、济南)均位于全球百大科技集群榜单。

创新能力提升的背后离不开研发持续的投入。2022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已突破 3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也不断提升,2022 年已上升至 2.5%,较 2021 年提升了0.1 个百分点(1996 年时仅为 0.6%)。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研发支出占GDP 的比重在 2010 年时已经超过英国。其中,企业是拉动研发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2022 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经费的 77.6%,较 2021 年提升了 0.7 个百分点,并贡献了 84%的研发经费增长。

此外,我国专利与科研成果规模也有显著提升。截至 2021 年,我国高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约 53 万件,且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2011-2021 年十年间复合增速达到 23%。从 ESI 论文数量来看,自 2011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我国发表 ESI 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高达 346 万篇,仅次于美国的 437 万篇。不过,论文引用率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2. 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长势头强劲。2022 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到 40万家,较 2012 年的 4.9 万家有明显增长。其中,有 683 家企业进入了 2021 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 2500 强。高技术产业具有对其他产业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关键技术开发难度较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则会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应。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落地,当前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具体来看,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生产与投资均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生产方面,2010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其中,2022 年,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7.4%,高于总体工业增加值增速 3.8 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的拉动作用也较为显著。2023 年 8 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11.2%,高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8 个百分点。

此外,近年来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也有明显提升。2020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 18.2%,较 2019 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并且自 2011以来便呈不断上升趋势(2011 年为 12%)。

从行业结构来看,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类别。

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中的核心。2021 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为 13 万亿元,占高技术产业总营业收入的 63%;企业数量近 2.5 万家,占高技术产业总企业数的 54%。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是重要分项,营收占比分别达到了 32%、23%和 21%。

从行业表现来看,2020-2021 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强劲。根据 2022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科技年鉴》统计,2021 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高达 9046 亿元和 6431 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了 48%和 74%,增速较 2020 年也有明显加快,是高技术行业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

利润高增或一定程度受出口拉动。2021 年,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增速均有明显上升。

3. 亮点行业: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随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优势。例如,在通信领域内,我国在 5G 的商用发展上已经实现了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的多方面领先。在规模上,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 5G 网络基础设施。截至 2023 年 5 月底,我国 5G 基站总数已经达到了 284.4 万个,5G 移动用户也已达 6.5 亿户,为 5G 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标准数量上,截至 2022 年 6 月,全球 5G 标准必要专利共 21 万余件,其中中国声明 1.8 万余项专利族,占比约 40%,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华为 2023 年有效全球专利族占比为 14.6%,排名世界第一;中兴占比 8.1%,排名世界第四。

在应用层面,截至 2023 年 4 月,我国 5G 应用已经融入了 97 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 60 个,应用案例数超过 5 万个,为制造业生产模式、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 5G 之外,我国在量子通讯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随着量子科技被写入“十四五”规划,量子通讯行业也开始增长迅速。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 年我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为 709 亿元,2018 年仅为 32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2%。相关企业数量也呈现爆发式上升。2021 年我国新增量子通信相关企业 10942 家,同比增长1181.5%,2018 年时仅为 1071 家。至 2022 年新增量子通信相关企业 13671 家,同比增长 24.9%。

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创新能力较强。截至 2022 年 9 月,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占比位居世界第一,为 54%,远高于美国的 24%。此外,在空间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已处于领跑地位。根据中国政府网援引新华社,2016 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 年,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2021 年,我国已可以实现跨越 4600 公里的星地量子秘钥分发,意味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其次,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自 2006 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风电与光伏行业发展较快。2022 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 1.25 亿千瓦。其中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 10 年位居全球首位。此外,2022 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 1.19 万亿千瓦时,较 2021 年增加 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1%,也处于全球领先位臵。

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得益于企业核心技术突破与国内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业的出口销售规模逐渐扩大。2022 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规模达5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其中,光伏组件的出口量表现突出。2022 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 288.7GW,同比增长 59%。同期出口量达 154GW,占整体产量约 53%,创历年最高。目前,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 70%。

在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光伏领域也位于全球前列。自 2010 年以来,光伏新增专利数便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领先的创新能力也让我国光伏产品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2020 年,我国度电成本为 0.06 美元/千瓦时,在 9 年内累计下降幅度达 67%,成本显著低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较为亮眼。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企业的不断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持续增长。2023 年 1 月至 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 378.8 万辆和 374.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2.4%和 44.1%。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 50%以上。

在出口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也具有一定的品质优势。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的创更新能力不断提升。2022 年我国汽车专利公开量 36.2 万件,同比增长 12.9%。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占比达到 42%,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此外,我国在电动汽车(储能)专利数方面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政策支持与产业规模优势,我国新能源出口车型在性价比方面也普遍优于当地同级车型,因此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截至 2023 年 8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累计同比增速为 110%,虽较 2021-2022 年的增速有所下滑,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交汇期,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很多机遇。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快速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难题亟待突破,产业转型带来的产能过剩及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需要持续破题。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国际综合实力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发挥强劲的引领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精选报告来源:文库-远瞻智库

澳大利亚智库:中国在80%关键领域的高科技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日经亚洲

中美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澳大利亚智库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在包括高超音速和水下无人机在内的 80% 关键领域的先进技术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国家主导的投资领先于美国、欧洲和日本。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 (ASPI) 分析的 23 项技术中,中国在 19 项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该排名基于 2018 年至 2022 年间发表的 220 万篇学术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 10%,重点关注被认为关键的领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美国在其余四项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占高超声速探测、跟踪和表征领域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73.3%,远远领先于美国、英国和德国。

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五倍,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中国正在开发速度更快、弹道更难以预测的高超音速导弹,以渗透敌人的导弹防御网络。

ASPI 的报告称,考虑到中国领先竞争对手的程度以及开展高影响力研究的机构集中在该国,中国在该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风险很高。

在自主水下航行器方面,中国占重要研究的56.9%。排名第二的美国仅占9.5%。

水下无人机融合了多种尖端技术,包括耐压外壳、无人导航技术和通信系统。根据 ASPI 的报告,中国在先进水下无线通信和声纳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中美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人工智能相关的六个领域中,中国在无人机等四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排名第一。

两国在四个量子技术领域中各自领先其中两个。美国在高灵敏度量子传感器方面以微弱优势领先,这些传感器有望应用于量子计算和医学,而中国在后量子密码学方面具有优势。

ASPI 执行董事贾斯汀·巴西 (Justin Bassi) 表示,中国方面表现出有兴趣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技术方面获得优势。

中国和西方在关键技术方面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中国正在通过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倡议来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强国之一。该倡议重点关注半导体等新信息技术、高科技船舶、先进机器人数控工具等10个领域。任务是:

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

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出于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担忧,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采取行动,进行“管制”。 在现任总统乔·拜登的领导下,限制措施进一步加强。8月,拜登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国 在尖端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领域对华投资。

根据ASPI的报告,日本仅在量子计算和后量子密码学等七个领域进入前十名。

5月广岛峰会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公报呼吁加强尖端技术人才的流动。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四方领导人也同意促进对量子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投资。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相关问答

中国科技最强的是哪个领域,有哪些?

我国科技最强的有这些领域;1、水电站建设领域。这个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世界上绝无仅有,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2、激光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激光技...

为什么有人说国家的强大要靠高科技尖端而不是房地产?

房地产能结构简单,一层一层的盖就可以了,高科技呢,截然不同,没有高科技,中国就会被卡脖子,真正打起仗了,房地产有什么用?😳,没有高科技,怎么保卫家园?...国防现...

科技是什么意思_作业帮

[最佳回答]科技的英文:scienceandtechnology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

深圳的科技水平在国内处于什么地位?

深圳,基础设施起点较高,从城市规划到前景预览,分时推进因地制宜,一揽子新兴产业拔地而起、电子通信、轨道交通、超导材料、人工智能不胜枚举。随着历届科技...

在这一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居世界领先的地位?[举出三例即可...

[最佳回答]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隋唐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美国科技水平为什么能够领先世界?

美国为什么在科学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今天美国在科学/科技中的杰出地位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时期大量投资创造机会的基础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字节跳动的行业领域和地位?

字节跳动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科技公司,成立于2012年。目前,字节跳动在多个行业领域有所涉足,并在其中取得了重要地位。1.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领域:字节跳动...

日本当前的科技发展在发达国家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传统行业优势明显,但被逐步蚕食。新兴行业从二十多年前被美国打下去开始,基本没他啥事了。先明确一点:日本不是小国。日本有超过1.2亿人口,是发达国家中的人...

未来几年,科技领域会有哪些重大突破?将会为哪些行业带来新机遇?

未来几年,科技领域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些重大突破,简单梳理一下:(1)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演化,使人工智能感知与表达真实世界的能力更加强大。随...有...

科技股开年大涨,市场声音两极分化,有人认为泡沫太多,你怎么看科技的长期投资价值?

先说观点:我认为国内的科技股毫无投资价值,全部都是炒作的。所以你不能用投资的角度去分析,只能用投机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首先说科技股的投资价值。从时...

 雪堰  独栋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