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张胜杰《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2 版)
鸟瞰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和新闻中心。 海南省住房与建设厅/供图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造方式转型,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以此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近日召开的2024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上,业内专家表示,科技是支撑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
在本次展会上,雄安新区首个全电智慧园区和直流零碳建筑——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中国住建部—瑞士合作开发署零碳建筑示范项目——上海嘉定理想之地等绿色低碳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据中建二局三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雄安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中,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地热、光照等资源,广泛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等绿色低碳科技,创建了“清洁节能低碳”“负荷柔性互动”等四类典型示范,实现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1.2%,建筑能耗、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较国标基准值)降低58.64%、53.4%,使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智慧零碳示范园区。
此外,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在此次大会上也多次被提及。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海南博鳌零碳示范项目专家组组长李晓江介绍,该示范区按照“区域零碳、资源循环、环境自然、智慧运营”的思路,由建筑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等7大类19个项目构成,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光、热资源,光储充电站,实现论坛的“绿电”供应。数据显示,改造后,示范区整体可实现运营阶段的碳中和,每年可为博鳌特别规划区贡献2000余吨的减碳量。
上述项目的建设仅是部分试点代表,事实上,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建筑领域正从“有没有”的阶段转向“好不好”的阶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江小群指出:“过去,在解决‘有没有’时期,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在解决‘好不好’阶段的新要求,亟需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对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毛志兵深有感触:“尽管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仍有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缺乏统一标准、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不足、全产业链减碳协同性欠缺等。”
毛志兵进一步举例称,建筑行业还没有强制执行的碳减排政策,企业无法将碳减排效益应用落地,现行工程组织模式无法提升企业减碳动力。
据了解,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生产阶段,是建筑全过程中能耗和碳排放量最多的环节。如何找到合理的技术路径解决这一环节的碳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缪昌文给出答案:“要从高耐久、高性能、原材料与绿色制备方面实现低碳化,大幅提升固废循环利用率与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可以根据水泥碳排放的来源,从提高水泥生产能效、使用可替代燃料、减少熟料用量、开发低碳胶凝材料,混凝土再生利用五个方面来降低水泥碳排放。”
与会专家同时认为,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涉及多个层面。
“先进、高效、切实可行的技术研发会主导整个建筑行业碳中和过程。”缪昌文强调,建筑行业自身应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相关领域技术和产业的迭代进步速度。
毛志兵建议,要以城市、社区、项目三大载体,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模式,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建造,来“做优存量、做精增量”,最大限度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追求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设备、终端等可视化、精细化、动态化运维管理。
此外,缪昌文还提醒,行业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脱碳”等过程可能增加相关行业的额外成本,在政策层面,应分行业设计合理的碳中和路线图以及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
中国能源报联系电话:010-65369450,邮箱:nengyuanwang@126.com,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科技支撑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造方式转型,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以此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近日召开的2024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上,业内专家表示,科技是支撑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
在本次展会上,雄安新区首个全电智慧园区和直流零碳建筑--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中国住建部-瑞士合作开发署零碳建筑示范项目--上海嘉定理想之地等绿色低碳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据中建二局三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雄安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中,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地热、光照等资源,广泛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等绿色低碳科技,创建了“清洁节能低碳”“负荷柔性互动”等四类典型示范,实现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1.2%,建筑能耗、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较国标基准值)降低58.64%、53.4%,使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智慧零碳示范园区。
此外,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在此次大会上也多次被提及。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海南博鳌零碳示范项目专家组组长李晓江介绍,该示范区按照“区域零碳、资源循环、环境自然、智慧运营”的思路,由建筑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等7大类19个项目构成,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光、热资源,光储充电站,实现论坛的“绿电”供应。数据显示,改造后,示范区整体可实现运营阶段的碳中和,每年可为博鳌特别规划区贡献2000余吨的减碳量。
上述项目的建设仅是部分试点代表,事实上,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建筑领域正从“有没有”的阶段转向“好不好”的阶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江小群指出:“过去,在解决'有没有'时期,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在解决'好不好'阶段的新要求,亟需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对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毛志兵深有感触:“尽管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仍有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缺乏统一标准、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不足、全产业链减碳协同性欠缺等。”
毛志兵进一步举例称,建筑行业还没有强制执行的碳减排政策,企业无法将碳减排效益应用落地,现行工程组织模式无法提升企业减碳动力。
据了解,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生产阶段,是建筑全过程中能耗和碳排放量最多的环节。如何找到合理的技术路径解决这一环节的碳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缪昌文给出答案:“要从高耐久、高性能、原材料与绿色制备方面实现低碳化,大幅提升固废循环利用率与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可以根据水泥碳排放的来源,从提高水泥生产能效、使用可替代燃料、减少熟料用量、开发低碳胶凝材料,混凝土再生利用五个方面来降低水泥碳排放。”
与会专家同时认为,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涉及多个层面。
“先进、高效、切实可行的技术研发会主导整个建筑行业碳中和过程。”缪昌文强调,建筑行业自身应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相关领域技术和产业的迭代进步速度。
毛志兵建议,要以城市、社区、项目三大载体,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模式,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建造,来“做优存量、做精增量”,最大限度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追求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设备、终端等可视化、精细化、动态化运维管理。
此外,缪昌文还提醒,行业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脱碳”等过程可能增加相关行业的额外成本,在政策层面,应分行业设计合理的碳中和路线图以及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记者 张胜杰)
转自:中国能源报
相关问答
未来十年,中国建筑行业将如何发展,现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未来形式怎样?
谢邀!中国的建筑业应该还要快速增长!数据上的分析我们不谈,就说我们身边,一个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住宅工程、城市道路、轨道交通、高铁建设、桥梁等,说明我们...大...
2020年建筑行业应该怎么发展?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建筑业产值规模屡创新高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
18年24岁大专毕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在在工地学放线,以后有出路吗?
是否有出路,在于你定位的目标有多高,在于你自身是否努力,在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优秀。先说建筑业,国内的建筑业30年内不会衰退,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干嘛的,就业如何。以后毕业面临什么样的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合理选用材料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检测技术,建材生产、工程施工、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商业贸易,都...
科学对文明进步最大的推动作用是什么?
谢谢邀请!我的回答是:科学对人类文明进步最大的推动作用是科学发明。1、科学发明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体获得体力的解放、智慧的放...
建筑行业如何节税?
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增值税税率是9%,与贸易型企业13%的税率相比低一些,但是建筑企业的实际纳税可能增加了。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建筑企业无法取得一些进项税,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优势:1.就业前景广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需求量大,毕业生容易找到就业机会。2.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听说建筑学是高就业率专业,真的是这样吗?申请方
[回答]建筑学就业真算是高就业率专业,虽说这几年其就业率有所下滑,但是依然不能影响其就业热度。建筑学专业就业面广,毕业生可以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策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土木工程与项目管理研究生好考么?应该如何备考?
整体来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土木工程与项目管理研究生还是比较好考的,毕竟从学校知名度上来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既不是985、211高校,又不是沿海城市,其地理...
初中生学建筑设计怎么样?
【体验与思考】观点——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很好,初中毕业起点有点低。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可以看到:可见,建筑设计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专业。既然是设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