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很多人都喜欢科技股,科技股真的能赚钱吗?
我有时候也会好奇。为什么大A股喜欢买科技股的人这么多?
今天,谨思我也试着来分析下:
1、中国股民男性还是居绝大多数,而男人一般都喜欢硬科技,我小时候也喜欢捣鼓个收音机、CD机啥的。而且我们国人也一直比较推崇理科,过去理科生比例高到不正常,长期在70%左右。导致很多人买股票伊始,就喜欢看看计算机、通信、芯片、半导体....
2、
3、科技股历史上也妖股出的多 。科技股本身在A股就是占比高,分布行业多,从蓝筹股、大白马到中小微股,包括ST等等。过去那些年,总能看到几只科技股,妖风阵阵,涨跌巨大。总有散户趋之若鹜,股票话题热度霸屏各大论坛,科技股似乎总是和赚大钱搭上关系。这种潜移默化的效应也是可怕,久而久之科技股就是很多人“挖矿”、“抓妖”的首选。当然机会和风险永远是正比的,当一个妖股衰退的时候,那也是嘎然而止、一地鸡毛的又一段鬼故事。
4、美股示范效应,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炒股的人一般也会看看美股,受到美股影响是实际存在的。这十来年,美股几乎就是科技股领头带涨,微软、英伟达、谷歌、苹果,一个个都是赚的盆满钵满。这种示范效应,自然带动很多中国股民用同样的眼光,在大A寻找大机会。不管咱们自己的科技股到底什么成分,有没有什么区别,投资科技股的股民,似乎总是抱着期待,坚守信念,相信自己手上的科技股,就是未来的大龙头。
说了这么多,如果按照谨思我的想法。很多人炒科技股,就是没有看企业自身,把心思都放在新闻、资讯、趋势、想象上了。科技我相信是好,科技未来或许真的有超级个体,改变世界,吸纳巨量资金。
但是,选择个股上,风险就太大了。科技需要大量投入,大量的人才储备,很多投入都可能有去无回,毫无建树。就算用无数心血建立的科技壁垒,几年之后迭代换新,原本流行的科技产品,被时代淘汰。继而重新进入研发投资阶段,这在科技行业太寻常了。
一句话,科技股企业想要长期稳定盈利,不容易,真的挺难。没有稳定盈利能力,没有自由现金流,就不可能有稳健分红。
说白一点,国家导入这么多科技股,还是延续了大A 的融资属性,符合的是国家政策方向的指引。我相信,很多股民对“融资”两个词深恶痛绝,我们来股市是赚钱的,不是做贡献的!所以,谨思我也一样,我看不懂,也不愿意做韭菜,那就不参与好了。
科技股的画饼,很宏大,很吸引人,但是我更厌恶风险。
最后,给兄弟姐妹的小小建议。如果你一直都是在看科技板块、科技股,我倒觉得适当配置科技板块ETF,一揽子买入,是比较稳当的选择。即不会因为个股较大的波动而损失金钱,承担风险,假以时日也能获得科技全面进步的价值收益。
我是谨思慎言。
一个观察者、思考者和感受者。
感谢你的宝贵时间。如果喜欢,一定要关注我~ 每日更新
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美股财报季前瞻:科技业盈利一骑绝尘,这个行业估值垫底
当地时间周五(12日),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将发布业绩,从而开启新财报季的序幕。机构预测,二季度美股盈利有望再次达到两位数,其中科技板块增速保持遥遥领先,但估值进一步高于市场均值。能源板块业绩止跌回升,前景依然受到行业开支预期限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交易和投行业务有望受益于美股上涨,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或影响净息差走向。
科技板块迎来业绩释放期
根据伦交所(LSEG)汇总的最新机构预测统计,二季度美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营收增长4.1%,净利润增长10.1%,标志着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总盈利将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928亿美元。净利润率保持稳定,第二季度估计为11.6%。2024年和2025年全年的估计值分别为11.7%和12.6%。
工业股将连续13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这是所有行业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非必需消费品、消费必需品和金融预计将连续第六个季度增长。医疗保健预计将结束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负增长,原材料行业盈利将连续第八个季度下降。
信息科技将继续成为全市场的业绩发动机,预计占到总盈利增长的1/3,医疗保健和通信服务分别贡献25%和20%。相比之下,原材料、房地产则是本季度业绩的最大拖累因素。
估值方面,标普500指数远期12个月市盈率为21.6倍,处于1985年以来第91百分位,比其10年平均值18.1倍溢价19.3%。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七巨头——苹果、亚马逊、Alphabet、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市值权重为33.4%,而盈利和营收权重分别为18.0%和10.2%,远期市盈率总计达到了惊人的33.0倍,比整体指数溢价53%。如果排除七巨头,全市场远期市盈率将降至18.0倍。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认为,科技行业利润率不断创新高,预计明年和后年将有更多收益。该机构认为,利润率更高的软件和服务未来会在整体科技收益蛋糕中的份额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生产力影响的乐观态度。
虽然能源板块的市值权重已经较2021年9月以来翻倍,行业估值以11.8倍继续处于全市场垫底水平。贝克休斯公司上周报告称,美国活跃的石油钻井平台数量降至479个,处于2022年以来新低,资本纪律、成本等因素让企业放慢了本土开采的步伐,限制了业绩释放潜力。
银行股能否迎来开门红
花旗、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将于今天陆续公布第二季度业绩,这也就成为外界评估美国经济现状和前景的重要参考。
Baird分析师乔治(David George)在行业业绩展望报告中认为,核心趋势可能表现为利差收入略有改善、贷款增长疲软,以及费用和支出的改善。
净利息收入(NII)是关键盈利指标之一。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5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金融机构净利差趋势发生了变化。根据Visible Alpha编制的市场统计,与竞争对手花旗、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不同,摩根大通预计第二季度的NII将高于去年同期。市场将关注净利息收入转折的迹象,尤其是在高利率环境中贷款增长仍面临挑战的情况下。
Piper Sandler表示,美国银行的NII可能会在本季度“触底”,然后开启更强劲的向上拐点,而富国银行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触底,而摩根大通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内面临压力。
由于二季度美股整体表现不俗,对于交易和投行业务开展有利。Jefferies分析师法农(Daniel Fannon)认为,IPO的复苏将使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受益。他估计,高盛第二季度的咨询收入同比增长15%,达到7.4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同比增长17%,达到5.32亿美元。另一方面,高盛的交易收入预计将增长9%,达到62亿美元,大摩预计将同比增长5%,达到48亿美元。
商业地产CRE贷款可能是潜在隐患。房东正努力以更高的利率进行再融资,同时贷款拖欠率上升。尽管地区银行被普遍认为存在风险敞口,大型银行也并非完全免疫。5月份的一项市场研究发现,考虑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信贷额度,大银行对CRE贷款的敞口比最初看起来要高。美国银行预计,富国银行对CRE的拨备在第一季度达到7.9%。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相关问答
如果一家企业盈利能力一般,但研发投入很高,值不值得关注?
创新是企业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本,创新能力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也是企业盈利能力之本、之源。中国的华为、美国苹果等成功企业,都是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是研发...
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估值超过几倍?
高科技上市公司估值是世界性难题,因为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有的没有盈利就上市互联网、生物制药和芯片半导体软件信息等很多公司没有盈利就上市,如何估值,...
为什么说只有持续的高科技研发才是中国跳出中等陷阱的唯一机会?
提高国...要摆脱这种情绪,跳出中等收入陷阱,那就必须在各行各业技术科研上有所突破,造就一批领军式的人才,形成领先世界技术,形成领先的产业,引领经济社会的...
你认为手握尖端技术的科技企业会主动上市融资么?
少有的孤药创新。可是投资人问我医药行业是否建议这类公司。我的答案可能马上又转向了恒瑞医药这样的大企业。这些医药企业的确有高智商团队,也的确有尖端科技,...
盈利能力强说明什么?
盈利能力强说明企业管理水平高,产品赛道和质量好,企业品牌建设和宣传到位,消费者对公司产品高度认可。比如,格力空调,企业文化建设和公司管理水平相当的高...
很多人都在讨论科技医药股估值高,为什么美股大涨十年估值不高?
市场中一般所说的估值高,说的是市盈率,很多人说科技股与医药股估值水平高,就是这些行业中的股票市盈率较高,那么到底它们的估值有多高,到底合不合理?美股一...市...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公司没有被资本所控制?
全球科技看硅谷。全球资本在纽约。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等企业总部都在硅谷,可以说是全球互联网承载商和服务商都在硅谷,可以说科技名企最终都会扎根...
股票高盈利价值什么意思?
掘和持有牛股是实现高盈利的最优选择。我们对股市投资者做过双重统计,发现在熊市阶段,通常一年之内价格上涨超过一倍的平均不足100只,在牛市中,牛股高盈利股...
凌玮科技中签预计盈利?
凌玮科技的中签预计盈利500元每股随着A股注册的到来,以及放宽涨跌幅限制,未来新股中签不一定都会盈利了,存在破发亏损的概率加大凌玮科技的中签预计盈利500...
北上广工资高为什么企业还能盈利?
这个看一看华尔街,再看看苹果🍎、谷歌就知道了。工资高的企业往往公司机制好,产品有竞争力,毛利率高。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强,空间高,相对于占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