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易栈
HOME
知识易栈
正文内容
从事高科技行业的人占多少 佩信洞察 高科技行业人才整体薪酬与技能发展的五大趋势
发布时间 : 2024-10-12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佩信洞察 高科技行业人才整体薪酬与技能发展的五大趋势

随着全球高科技行业不断变革,薪酬趋势的变化不仅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佩信集团近日发布《高科技行业》洞察系列报告,从多维度分析高科技行业岗位薪酬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影响,旨在深入分析高科技行业薪酬的最新趋势,探讨在全球经济和技术革新的大环境下,高科技企业如何有效地调整薪酬策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和科技进步,科技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裁员潮。2024年上半年,全球已有326家科技企业裁员,总计解雇12万人,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知名企业。国内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哔哩哔哩也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来源:佩信行业研究院整理

AI和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却面临人才荒。全球科技巨头激烈争夺AI人才,国内AIGC领域的人才需求暴涨613%,平均年薪44.37万元。半导体行业也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美国和中国都预计将有大量岗位无人可用。技术“人才荒”和“裁员潮”的叠加,预示全球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企业和求职者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当前高科技行业的热门岗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软件开发、网络安全、区块链、机器学习、物联网(loT)等领域,需求急剧增长。这些领域的热门岗位反映了当前技术发展热点,也预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具体到需求岗位,当前最紧缺的高科技岗位包括数据架构师、数据分析师、软件开发人员、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等。

来源:佩信行业研究院整理

企业对于高科技行业人才关键技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技术技能与软技能 。技术技能方面,企业尤为看重Python/SQL编程、人工智能、平台架构设计、Java,以及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的掌握。

除了上述技术基础,在软技能上,企业还期望高科技人才能够展现出创新精神,拥有全球视野,并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卓越。这样的综合素质既有助于人才快速适应企业持续创新的需求,也可以间接推动整个高科技行业不断向前。

新兴技术引领下,数字化人才需求激增。高科技行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完整可靠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各领域加速融合,增强了IT投资趋势,人工智能类、算法类、大数据类、软件开发类等数字化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产业升级对人才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复合型人才抢手,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背景的人才需求增加。我国高科技人才主要聚集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分别依托首都优势、产业链导向和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创新的人才机制。

来源:佩信行业研究院整理

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顶尖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富创造力、最具生产力又最为稀缺的部分,是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引领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头雁”方阵。尽管中国在数字科技人才总量上居全球首位,占比17%,但顶尖人才(高引用指数不小于20)仅占全球总量的9%,远落后于美国。全球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增长迅速,但顶尖人才稀缺,美国的AI人才总数是中国的1.6倍,技术开发人才更是超过2倍。

网络安全人才短缺在中国突显。 主要因供需不平衡、高端专家稀缺及培训不足。教育部数据显示,每年仅培养 3 万人,到 2027 年预计缺口大 327 万。企业招聘更偏向实战能力(60%)而非专业知识(45%),尤其需求渗透测试、漏洞利用和逆向分析等技能。未来几年,安全运维和高水平专家将成为最抢手资源,加强攻防实战人才培养已成为行业共识。

人才培养跟不上技术变化。 技术迭代速度日新月异,岗位需求也随之快速变化。然而,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面对这种快速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体系化的培养架构,单纯依赖高校培养人才的体系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这种局限性导致人才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企业面临着招聘到的人才难以胜任岗位需求的困境。企业需要提供持续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在产教融合链条上多下功夫,利用产业力量培养实战型人才迫在眉睫。

人才难留,流失成患。 高科技行业工作压力通常较大,同时呈现员工高学历、队伍年轻化的特点,然而随着Z时代员工入场以及疫情爆发带来的冲击,传统的焦虑驱动和压力传导在新一代员工面前越来越收效甚微,员工流动性增大,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并更新其人才激励策略,除去单纯薪酬、福利等传统激励手段外,软环境的建设亟待加强,这包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灵活的工作制度、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积极的团队氛围等。

人力成本管控难度大。 人力资源成本与员工满意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从而影响到员工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满意度高的员工更倾向于保持较高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如何在保证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同时避免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课题。

佩信集团旗下数字科技品牌⸺佩企科技,凭借在咨询与解决方案、云智能、信创及数字基础设施与系统集成、人工智能与数据使能 等领域的长期深耕,致力于为高科技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栈创新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AI人才缺口达500万 硕博毕业生多流向信息传输等行业

近日,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具身智能本体”跳舞机器人,吸引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具身智能”成为热点之一。新华社发

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观众在体验灵巧机械手。新华社发

南京大学发布的2024本科录取通知书格外吸睛,创意正是当下最热门的AI。 网络截图

南都记者观察到,大模型热潮之下,在今年的高招志愿填报中,计算机信息科技与AI专业继续成为大热门, “人工智能或成最火爆专业”话题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公开资料显示,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高校掀起人工智能专业和学院建设浪潮:2018年,教育部率先设立首批35个本科人工智能专业点;到今年秋季学期,全国将有533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当前,人工智能正如何搅动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选择人工智能专业,是否就意味着将来就业不愁?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职场人又该如何应对?

AI专业学什么?

注重跨学科教学,强调与各学科的交叉

近日,2024年高考录取工作正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从6月底到7月初,全国多所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已陆续“上新”、亮相,其中南京大学发布的2024本科录取通知书格外吸睛。寓意着“智能涌现”的蓝色纹样盒盖上搭配银色“神经元”图案,盒底还印有“心怀AI、奔赴未来”的字样,展示着南大引领新生探索生命科学与AI技术高峰的浪漫情怀。录取通知书的创意传播出圈后,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公开回应称,今年南大首创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将面向2024级入学的本科新生开设,“在南大,人人都能学AI”。

“我孩子就想学AI,北京211里哪些学校有这专业呀?”“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四年都学什么,学完都干啥?”“孩子以后想读研,七年学下来AI热度是不是过了?这行业前景怎么样?”6月底的北京,在一场高考志愿咨询公益活动现场,家长们的问题如连珠炮一般。几位来自清北等高校智能院系的学生志愿者也被团团围住,家长们急切地希望从这些顶尖学子身上一窥AI专业的究竟。

AI专业究竟学什么?与此前的计算机技术专业有何不同?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团委书记吴扬告诉南都记者,在北大智能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本科生培养的两大旗舰班型,一个是依托元培学院培养的通班(即‘通用人工智能班’),一个是依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培养的智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班)。”其中,通班是以打造通用人工智能战略“王牌军”为核心,建立起全面系统的AI培养体系和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这在国内高校尚属首次。“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智班重在强基,侧重数理基础、理工学科交叉;通班旨在‘通识’,更强调文理大交叉大融合,目标是培养‘通识通智通用’的世界顶尖复合型人才。”吴扬说。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1988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之一。2021年,北京大学整合原智能科学系、王选计算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新设立智能学院,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早形成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吴扬称,通班、智班所培养的本科生,学生学籍分别在元培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课程规培计划由智能学院统筹安排,每一个学子都有量身定制教学培养方案,系统性、专业性的新课程体系充分彰显了北大跨学科培养优势。

据了解,在教育部指导下,北京大学还牵头打造了通用人工智能(AGI)人才培养项目,已联合武大、华科、浙大、中科大等十几所高校在同步开展,首期“通计划”暑期学校的60余名新生已于2023年秋季学期顺利入学。

一个显著特点是,AI专业更注重跨学科教学,强调AI与各学科的交叉。南都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在AI方面也宣称“ALL IN”,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将推出“AI大课”,并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覆盖全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高校怎么教?

市场需求变化快,人才培养“摸着石头过河”

“‘通班’是个很特别的班级,凝聚了四个年级100多位同学,一起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在大一上学期专业分流时,学生姜广源把北大和一些在计算教育方面领先的国外高校做了对比,通班的教学理念令他眼前一亮,2020年“AGI”的概念尚未普及,来自北大计算机、数据科学、数学甚至中文等方向大一学生,在专业分流中选择了“通班”。

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朱松纯曾就此介绍: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大的交叉学科,本身就有一个庞大的体系。一个人只有把人工智能六个领域都搞懂了、融会贯通了,才能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或专家。“通班”是交叉人文社科的“通识”,融会贯通人工智能通用视觉、自然语言、认知推理、机器人、机器学习、多智能体六大领域的“通智”和融入各行各业的“通用”。

与北大相似,同样属于国内最早一批探索AI人才培养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也在摸索AI人才培养的路径。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李育辉介绍,目前人民大学探索了4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类做法是由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牵头,联合其他学院,定期面向全校师生开设跟AI相关的前沿讲座;第二类是开设AI工具的技能类训练课程,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熟练掌握AI工具;第三类则是众多人文社科学院开设和AI的交叉培养实验班,比如“AI+金融”“AI+法律”“AI+管理”等;第四类为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模式,本科生亦可申请加入前沿的AI科研团队,尽早培养AI研究技能。李育辉坦言,目前这些培养方式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比如本科生加入前沿科研项目,可能在能力上无法和团队匹配,如何让其快速适应、不掉队,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迭代期,业界也同样关注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存在脱钩的问题。艾媒咨询CEO张毅和艾媒咨询分析师张丽廷撰文谈道:当前一些高校为了追求热点,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设置新专业,导致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条件不足。部分课程设置名不副实,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实操的重要性。

北邮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张杰也直言,高校的培养计划和方式,相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往往有一定滞后性。以当前最火热的LLM大模型产业为例,由于大模型训练的工程特性以及对算力资源和实践经验的高度依赖,作为人才重要供给方的高校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高校的人才培养如何跟上市场需求?多位专家谈及,高校的AI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与业界紧密合作,高校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更准确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也能更多引入前沿技术、更新课程内容。”张杰说。

选AI就业无忧?

“核心算法岗位人才稀缺,年薪可达70万”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高达500万,预计上海市2025年需求40万,而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仅为4万。”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曾给出这组数据。如此巨大的供需缺口,无疑对国内的AI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根据艾媒咨询今年2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智能化发展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高达91.3%的受访企业面临AI人才缺乏的问题。其中,AI数据工程师、AI机器人工程师、AI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AI教育培训人员五类岗位的需求量最高,占比分别为29.6%、28.3%、27.1%、26.9%、26.3%。在显著的AI人才缺口市场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流向如何,具体从事怎样的工作呢?

“根据我们院的培养经验和行业观察,像数据科学家、AI伦理与法规专家、AI架构师等也是近年来热门的AI就业岗位。”张杰介绍。

吴扬告诉南都记者,近几年,80%的北大智能学院本科生选择国内读研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的有两成左右,流向主要集中在AI排名靠前的国际高校如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等。

“硕博研究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新兴技术类的大厂、AI初创公司、金融信息企业等。”吴扬介绍,从硕博毕业生就业所属行业来看,流向最多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70.90%;此外还包括教育(6.40%),金融业(6.40%)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从职位类别来看,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其中,硕士生绝大多数就职工程技术岗位,比例达76%。博士生职位分布更均匀,除占比45%的工程技术岗位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成为金融业务人员(10%)、科研人员(10%)以及教职人员(5%)等。

“我选择去大厂做科研了,签的阿里,岗位更接近算法工程师吧。主要做计算机视觉智能和生成模型相关研究。”调研中,一位2024届北大智能学院的郭博士告诉记者。“智能院和国内AI前沿业界的联系很紧密,像科大讯飞、阿里、腾讯这些大厂,和北大在实习实训上的合作资源很丰富,对就业也是很好的指导助益。”

姜广源则从通班的课程和科研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且适合的科研领域。在2023年的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上,姜广源作为第一作者带领项目完成了关于儿童认知启发的机器多模态单词学习工作。他表示,未来将继续从事认知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相关科研。

在对多位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AIGC、大模型这类当下最热门的技术风口,同学们也有很多纠结和焦虑:一方面,对AI产业未来的应用场景不明确,“前两年都在说机器学习算法,现在成了深度学习、大模型风头正劲” “担心又只是一阵风潮,风险较高”;另一方面,AIGC工作机会更多集中在大厂,相比其他开发岗位,此类岗位“太卷”,学历、技术能力、论文发表等要求都更高,让一些同学萌生退意。

调研中南都记者观察到,AI人才市场冷热不均的情况非常突出——极少数的高端人才手握大多数的工作机会以及令人垂涎的高薪,“某些核心算法岗位人才稀缺,名校硕士毕业年薪可达70万元”;而剩下的普通院校求职者则成为了不被选择的分母,薪资也没有很大提升。门槛高、条件多,这决定了AI人才市场的热闹只属于金字塔塔尖的少数人。一名猎头向记者表示,有时一个岗位收到十几份简历,但能满足要求的只有一两份。

“企业技术竞赛证书、大厂项目组实习经验等是我们招聘这类岗位时比较看重的求职加分项。”对于普通院校部分AI专业的毕业生,该猎头坦言。“有些院校在设置AI专业点时也是跟风上马,师资硬件平台各方面条件都还不够。对于这类求职者,在学历学校背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实战实践能力就很重要。”

专家说法

人工智能搅动就业市场 终身学习能力成“标配”

7月3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38城企业二季度平均招聘月薪10313元,环比持平,同比上升。行业分布来看,人工智能行业位居薪酬榜首,平均招聘月薪13594元,薪酬同比增长5%。人工智能工程师更是以平均招聘月薪为22003元排在各职业第一。

据日前北大国发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来看,当前从事人工智能职业的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等计算机类基础型专业。不难看出,对口的IT底层学科是迈向人工智能职业的通途。

在AI人才选择面向更加宽广的当下,与前述北大学子毕业流向AIGC类岗位、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等新兴行业岗位旺盛的市场需求不同,不少行业岗位正在日渐被AI替代。其中,那些体力劳动较多、重复性机械性较强的工作显然面临更大的风险,可谓首当其冲。

高招专业热度“用脚投票”的背后,正是在AI浪潮重塑下的劳动力市场需求。AI技术对社会产业及用工模式的深度改造,催生了大量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同时,又形成对传统低技能、高重复性工作岗位的替代。学界将这种双重效应称为“结构性困境”。而破局的方向,则落在高校层面的AI人才培养和社会层面的再就业培训。

“持续的终身学习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我们更有可能与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同步适应。智能学院通识教育核心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吴扬指出,对于个体来说,在AI时代,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对变化的韧性对于未来工作至关重要。

策划:程姝雯 李玲

采写:南都记者 吕虹 见习记者 杨柳 (南都记者樊文扬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问答

国内有哪些高科技产业?

国内有那些高科技产业?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大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首先,2019年,是中国新时代的科技元年,中国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处于什么水平?

如果从制造业规模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9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日本的总和,占全球的比重约30%,即使按照人均产值来看,...大...

现在的安防监控行业好做吗?

——以下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视频监控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视频监控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智能化迭代2015年开始,伴...

如何评价科学钓鱼,渔具实验室,老王测评,大丞测评和钓具零距离?

这里面几位作者,有的我十年前在论坛上也见过,有的是渔具厂家给我推荐的,更多是来头条才知道的--------所有的测试,我都没有去加分和点赞,因为我不知道这些...应...

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及工资待遇

[回答]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

科学家是干什么的_作业帮

[回答]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有多高?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是2016年我国高校新增设置的本科专业。本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大数据...

现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当前四大状态,请仔细深入理解即可知晓:1、天地一统启未央2、天人合一神明刚3、暗黑无边常出没4、人间沧桑政宇罡——欲知更多见解,请持续点击关注本人工作...

科学家是什么职业?_作业帮

[回答]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凡可以称之为科学家的都是一些成功人士.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天文学...

java、web、大数据、网络安全就业环境有好吗?至少需要什么学历?

做编程已经有将近8年了,能不能做程序员和学历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不意味着学习编程什么门槛也没有,如果高中以下学历学习编程会相当相当费劲,毕竟和别的行业...

 陈萝莉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