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易栈
HOME
知识易栈
正文内容
中国高科技行业发展知乎 知乎高赞:短短十年,为什么国产手机的崛起那么快?
发布时间 : 2024-10-06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知乎高赞:短短十年,为什么国产手机的崛起那么快?

有人崛起,就会有人黯然退场。短短十年,国产手机行业从五花八门的低端山寨机,蜕变成可以和三星、苹果竞争的高端产业。

另一边,曾是手机巨头之一的索尼,早已黯然退场。5月14号,日本索尼发布了今年1月到3月的销售报告,其中索尼智能手机仅出货了40万部。这个成绩别说和华为、小米、OPPO比了,就连衰落的魅族都打不过。

索尼手机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但究其根本,其实和诺基亚是一样——船大难掉头 。索尼相机部门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却不愿意分享给手机部门,理由是怕智能手机拥有和相机一样的体验,从而影响相机部门的业绩。光这一点,就能看出索尼这家企业的顽固,抱着旧时代的红利不放,必定会失去未来。

此外,索尼手机定位高端,但是在同价位下却没有任何独特的卖点,也没有性价比。要知道,诺基亚想重回市场,尚且要自降身价,用性价比拉拢客户。而索尼手机是不跟随、不降价、也不悔改,黯然退场是必然的结局。当然了,索尼是一家大公司,手机只不过是做着玩玩的「副业」。

但是,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核心,错过它,意味着错过一个时代。

iPhone不是凭空出现的,苹果是先后生产过电脑、MP3,清晰地认识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最后才找到了这个时代的关键点。别看华为、小米、OPPO、VIVO现在只是在卖手机,只要他们永远跟紧时代的脉搏,就能抓住下一次机会。

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高赞问题,为什么国产手机的崛起那么快,以至于短短十年,就能打败大多数海外品牌?除了苹果、三星,我们似乎不怕任何竞争。目前有机会超越华为的,同样也是我们自己的国产手机厂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中国手机市场的淘汰机制非常残酷,可能一步走错了就会万劫不复。 当年魅族和高通决裂,错用联发科,到现在也没缓过来;锤子科技不过是斥巨资做了一个「平板电脑」,创始人罗永浩直接出局;金立错过了转型高端的关键时刻,线下渠道没守住,被OPPO、VIVO打得满地找牙。在这种残酷市场里生存下来的赢家,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二,国产手机厂商都是新兴企业,没有历史包袱,敢于模仿,更敢于创新 。回顾智能手机发展史,无非是以iPhone为代表的触屏式智能手机,淘汰了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这样的传统按键手机,这就是所谓的「风口红利」。而这一次机会,国产手机厂商牢牢地抓在了手里。

第三,我们有着发达的供应链,是世界工厂,产品有极强的价格优势 。小米一开始的打法,就是通过极致的性价比,来挤压海外品牌的生存空间。当销量上来以后就形成了马太效应,销量越高,产品越强,积累的资源越多,就越不可能被击败。传统手机巨头们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力量。

一切的结果,都有原因。国产手机的崛起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当年我们买不起昂贵的海外手机,廉价的国产山寨机横扫大街小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国产手机厂商总有一天会破蛹成蝶,成为这个行业的巨头。

因为没有低谷期的积累,就没有成长的根基;没有卑微的仰视,就没有超越的野心;没有当年的苟且,就没有现在的辉煌。

国产手机总有一天会超越苹果,打败三星,我相信,这不是一句玩笑。

为什么我国尖端科研人才不多,但科技发展却很快?

那是因为中国是从零开始。

图片来源:咸宁日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玩个网游,前期升级永远是最容易的,越到后面升级越发的困难。前期遇到的队友大部分都是小白、菜鸟、水货,但到了后期,遇到的大神越来越多,即便不是大牛也是没日没夜不停练级的人。

虽然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被人诟病很多。

虽然培养顶级精英不及英美日(目前这个状态也正在改变),但从整体提高大众知识素养,选拔大量优质人才的角度,却是全球最好的教育,甚至没有之一。

关于人才培养,我们可以从自然指数 (科研论文指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也由9%上升到16%,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和成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可以直观的发现,近五年时间,中国科研能力的迅速提升。

2018年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的自然指数荣登榜首,领先美国哈佛大学。

通过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在化学、物理科学等领域中国科学院都位于榜首,尤其是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自2012起奋起直追美国后,一跃成为该领域全球首屈一指的科研机构。

数量多,那质量如何呢?

中科院的SCI论文总量要比第四的哈佛大学多11万篇,然而在高引用论文的数量上却几乎只有哈佛大学的一半,其中世界top1%学科数中科院和哈佛大学都是22个,但是高引论文学科数量哈佛大学有17个,而中科院只有10个,同样top1%学科数有21个的北京大学,高引论文学科数量更是只有5个,论文的差距水平显而易见。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总科研能力差美国很多,但中科院表现却很亮眼。这是不平衡的,但同时也说明了国家的扶持力度。当然也贯彻了国家一向的思路:先富(智)带后富(智)。

中国科协:截止2016年底全国科技工作者或超1亿人

图片来源:国搜头条

看到这里,是不是不用分析都有一种水漫金山的感觉?

但科技工作者并不都等于科研人员。

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科研人员400万人,研究开发费用17500亿元,居世界第2 位,为美国的42%;SCI 论文35.42万篇,居世界第2位,国际论文被引指数第一次跃居世界第2位。按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科学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主要原因是为争取更多经费,美国基金会将中国一些中文刊物论文计入国际论文,2016 年中国科技期刊42.6万篇,居世界第1 位,高于美国的40.9万篇;2016年中国工程技术论文(EI)22.2万篇,也居世界第1位;2017 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24.6万件和32.7万件,均居世界第1 位,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3位;2017 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960亿美元,居世界第1 位,是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3.2倍(表18-1)。表明中国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创新数量问题基本解决,创新质量成为主要矛盾。

看个历史数据:

2007~2011年,全球研发人员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7%,而我国研发人员同期年均增长率为13.5%,是全球研发人员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稳居世界第一。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力资源的高增长,其实和中国的教育普及,经济飞速增长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出现的。只不过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在2012年以后形成了大爆发。

图片来源:旗书网

日本《每日新闻》5月6日报道称,在最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中美两强格局日益鲜明。另一方面,日本居前五名的研究领域数量远少于20年前,研究能力相对低下的现状浮出水面。

中国居首位的多为工学、材料科学以及作为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数学等领域。中国约20年前(1995至1997年)居前五位的只有两个领域,约10年前(2005至2007年)骤增至103个,最近(2015至2017年)为146个领域,几乎实现全覆盖。

我们可以看出,和中国的经济以及整体国力一样,科学研究也进行了大跨越。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虚话。

越是了解直观的了解了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可能对中国科研工作者“比较水”的情况,就更加的不理解了。

但实际这是很正常的,而且是必然的。

首先,我们从发展的过程来看。

教育产出至少都得十多年的时间,从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到经济大爆发,国家恰好经历了十多年的沉淀。

但高考中断11年,教育疲废,无论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有录取人才的学识能力,和现在都是完全不能比的。再加上当初的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科技整体水平,都大大影响了那一批研究人员的能力。而且那个时候的国家光脚板不怕穿鞋的,哪怕有一点科研能力的人就可以赶赴前线。你不行也得行,你搞不出来的东西也得搞出来。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去学习,实践学习不到的,哪怕买美国俄罗斯的报废产品,也要拆开了来学习。

2000年左右的科研人员,他们的能力可能比现在随便一个博士生都水,但他们大部分人所做的贡献,没有几个当下的博士生能比。

图片来源:江北报

万丈高楼平地起,下面的地基永远是最重要的。

在大量研究人员前赴后继的提升技术,然后反哺教育,才有了一个良性循环。但中国要大发展,所涉及的领域空白太多,需要的人才也是空前规模的。而且很多基础性的东西,也并不需要极其高端的研究人才。

在打了三十年的基础,中国终于迎来尖端科技领域的爆发。

但那些基础不行,水过的研究人员依旧还在。有些人通过不停地学习,已经成了行业领军人物。也有的人学习能力不足,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滞不前,也就在科研人员的最底层。有的人工作和科技的尖端领域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工作看起来很水吧?但只要他们做好了本职的工作,没有人有资格去说他们水。

对于我们这个超级大国来说,国家需要大量基础科研工作者。很多基础科研工作者在需要的必要技术前提下,工作其实已经和普通工作者差别不大。大部分的人接触到的科研工作者,其实就是这一批人。真正高端的人才,往往根本接触不到。这也是可能造成给人水的假象。

图片来源:头条新闻

当然,除了假象以外,其实也存在水的真相。

其实相比于美国,中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教育硬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发展太快,也出现了许多混乱、急需要整顿改革的地方。

教育体制、学术氛围、科研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出现学术造假、学术抄袭,还有就是追求产出方面急功近利,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外都不承认中国的硕士学历。

2012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首次超过一万亿人民币,达到10298.4亿元(相当于1682.4亿美元),比日本略少,居世界第三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8%,超过欧盟的1.96%。而十年之前,R&D经费投入强度只有1%。这就是为什么从2012年到2013年中国的自然指数加权得分增加了15%,而其他排名前十的国家最快增长不到1%,有的甚至还负增长。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虽然中国科研经费力度加大,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实际投入和产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进行体制改革、学术整顿之后,相信中国的科技水平还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整体水平提升之后,赶超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

除了大环境下刚性的东西,其实对于科研工作者个人而言,很多人往往也有“不得不水”的理由。

人力资源、科研人员储备量极大,应届生前赴后继的毕业,科研人员数量空前加大。能够从事尖端技术,或者前沿科技的科研人员终究是少数。绝大部分都只能做基础性的科研工作,甚至连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竞争压力也是极大。

博士生刷试管、当苦工比比皆是,能参加一个好的科研项目,都得是阿弥陀佛了。

本身就狼多肉少,国家教育体制还在不停地量化输出。

不得不说,哪怕是科研工作者,也是金字塔式的。任何领域,只要在最底层,大环境都是“水”的。可以说,那些“水”的人,正是强大的竞争淘汰机制下的牺牲品。很多博士生怀着崇高的理想,拼命地学习,对未来拥有美好的愿景。但真的工作之后,却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击,只能找到“水”的研究性工作,或者“水”的环境之下工作。

图片来源:经管之家

他们也只是人,很多人除了学历到博士之外,其实只是普通人。有着生活、工作、家人、老婆、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很水吧,但奉献了青春,繁荣了高等教育事业,让更多尖端的大牛脱颖而出。

虽然他们很多人,只是从事着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往复的工作,但中国的科技进步,也有他们的一份。

文章来源:知乎作者——瞻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问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大家认同吗?

以后看高校排名,可以直接从第三名看起了,因为只有第三及以下在给国内培养人才!世界上任何大学都有强项专业和弱项专业。中国科技大学不能算最好,但也不差,看相...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知乎-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如何判断一个女孩子是不是处知乎?我只能这么告诉你,等你结婚了,跟他一起那个你就知道是不是了,别的没法判断,所以说你只要是向他问她,你肯定你来他...

在近现代科技发明上,中国在世界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价值中国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学(原始创新)与技术(基本专利)皆一流成果,比美国人早11年荐116赵庶陶原创2023-03-21新闻联播:【等离子体医学生物学两...

什么叫科学?你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明白这个概念吗?

什么是科学?现代网上最红的解释是:一,来自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形式逻辑;二,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实证主义,所谓的“证伪”;三,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怎么样?申请方

[回答]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单点说吧。科大核院核电企业就业情况不是很好,所以想去核电站的人就不要来了。课程设置偏向于理科...

专利水平有多差,我们距离科技大国之路就有多远,被卡脖子怪谁?

价值中国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学(原始创新)与技术(基本专利)皆一流成果,比美国人早11年荐116赵庶陶原创2023-03-21新闻联播:【等离子体医学生物学两...

人类的科技到底有多先进?

纵观我们人类的科技发展史再在这近两百年的时间里,看似有了与以往质的飞跃,的确比起石器时代,冷兵器时代,我们的进步是翻天覆地的。但我个人认为人类科技还只...

上电科属于国企吗?

上海电科所原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创违1953年,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的事业单位,1999年7月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划归上海市,2004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

马化腾在知乎上提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学科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对此你怎么看?

数学一直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不管是什么学科其实都离不开数学;但凡很牛的人,他数学肯定不会差,我们所了解的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什么万有引力,各自物理化学...

上海科技大学,会成为和复旦、上交一样的名牌大学吗?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校时间较早,是我国高校中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是无数学霸考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上海科技大学,正式建立的时间尚不足十年,而且也...

 地命海心  7雄争霸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