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出新”,颈椎病能纳入职业病目录吗?
阅读提示
时值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专业人士呼吁,适时、灵活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适当简化职业病职工工伤认定程序,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眼下,聚焦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和保障职业健康权益,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颈椎病、腰背痛算职业病吗?”“已经诊断为职业病了,为何难以认定工伤?”“技术、工艺推陈出新,职业病病谱会不会随之变化?”说起职业病,有劳动者提出疑问,也有劳动者饱受困扰。
对此,有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工种和劳动方式不断产生,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危害更加复杂多样,应适时、灵活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适当简化职业病职工工伤认定程序,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颈椎病能纳入职业病目录吗
记者采访发现,包括司机在内的不少上班族呼吁,将颈椎病、肩周炎、“鼠标手”等疾病纳入职业病目录。“因工受伤”的江师傅就是其中一员。
江师傅在深圳开出租车近20年,由于久坐,患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从业15年以上的,多多少少都有这些毛病,很难避免。”
“每天坐在车上12个小时,有时下车时,两条腿都是麻的,腰也特别累。”江师傅说,颈椎病犯病时,双肩麻木,头疼得厉害;腰椎间盘突出时,轻则疼痛,重则难以起身。
针对不少劳动者将颈椎病、腰椎病等列入职业病目录的呼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任国友直言:“将肌肉骨骼性疾病纳入职业病目录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目前缺乏可操作的鉴定疾病因工作引起的技术手段,需要科学、谨慎地推进。”
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铁流告诉记者,要将肌肉骨骼性疾病等纳入职业病目录,诊断会是一个大问题。“确诊职业病需要确定疾病与工作的因果关系,证明日常生活中不存在其他危害因素。另外,即使能确诊职业病,后续的伤残等级评定也不好开展。”
“更重要的是,一旦确诊职业病,再就业必然会受影响。”管铁流坦言,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多数职业病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而肌肉骨骼性疾病是可逆的。另外,职业病诊断书全国联网,若确诊颈椎病、腰椎病列为职业病,那确诊为职业病的职工将被调离岗位,甚至未来都很难从事原岗位工作。”
工伤认定程序能否适当简化
“没想到,我的工伤认定卡在劳动关系确认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华先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某金矿挖矿。2014年,因感觉肺部不适,华先生寻求职业病诊断。然而,被诊断为职业病后,他却因无法证明劳动关系而没能被认定工伤。至今,仍未能享受工伤待遇。
记者了解到,2005年,华先生所工作的金矿系集体企业,且现已破产,改制为矿业公司。他继续在原址挖矿,当年底辞职。
2016年9月,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诊断证明书,确认华先生为职业性尘肺病,但用人单位是集体金矿,并非改制后的矿业公司。2019年5月,他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与矿业公司在2005年存在劳动关系,没有被受理。他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判决确认双方于矿业公司成立后至华先生离职前存在劳动关系。
然而,华先生申报工伤时,因职业病诊断证明用人单位系破产前的集体企业,当地人社部门以该金矿已破产并被注销为由决定不予受理。无奈之下,华先生只能再次向当地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请求其将用人单位变更为矿业公司。机构明确表示无法再次诊断,且变更用人单位须矿业公司盖章确认同意。
2023年,华先生以矿业公司为用人单位申报工伤,未获人社部门受理。为此,他再次提起诉讼……
“历时近10年、累讼数10次,因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确认等问题,导致工伤认定无法完成,职业病保障、工伤待遇无法享受。”管铁流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患职业病的职工进行工伤认定时,必须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管铁流透露,华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一些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后续进行工伤认定时常常卡在证明劳动关系上。而职业病不同于一般由机械性外力导致的工伤,大多有潜伏期,需要持续甚至终身治疗。
“职业病因职业活动引起。有职业史、接触史且有临床表现,足以确诊职业病。因此,特定的劳动关系便不构成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性要素。如此一来,再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给劳动者认定工伤带来困难。”管铁流呼吁,程序能否适当简化。同时,建议劳动者要及早了解工作岗位是否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遇到复杂用工关系或用人单位主体变更等情况,应有意识地保存与工作相关的证据。
建立职业病目录动态更新机制
记者梳理发现,自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关于试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以来,职业病目录进行了3次调整,疾病种类也从14种增至10类132种。最近一次调整是在2013年。
当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更新,新职业、新工种和新业态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开始出现。
“随着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劳动者可能接触到的新型化学物质增多,部分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任国友举例道,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的危害逐渐显现,新兴行业如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等,或使劳动者接触到新型生物危害因素,如病毒、细菌等。
任国友认为,职业病目录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让目录更灵活、适用,建议重点关注新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其对职工健康的影响,并及时将相关疾病纳入目录中。
对此,管铁流亦有同感。针对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他建议职业病目录补充开放性条款,“比如,当前目录中关于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开放性条款——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如何提升职业病目录的灵活性?任国友认为,应强化科学性和专业性,及时发现和评估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一步完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同时,建立职业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来源:工人日报
我国近40%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噪声危害居首位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近40%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 4月25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接近40%的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排在第一位的是噪声,第二位是粉尘,第三位是化学毒物。我国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括10大类132种法定职业病,目前拟新增病种已基本确定,目录调整工作正有序推进。
202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海报发布 4月25日至5月1日,为我国第22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承担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 4月25日,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已于2月2日经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自5月1日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承担,原有申报流程及平台不变。
医疗机构在一个检测周期内不得对相同项目进行重复监测 4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医用辐射场所辐射监测有关事项的通知》。取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机构所出具的辐射监测结果,各级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均应予以认可。各主管部门不得要求医疗机构在一个检测周期内对相同项目进行重复监测。
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拟入选地区名单公示 4月25日,民政部办公厅等发布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拟入选地区名单的公示,包括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等8个省级地区,北京市丰台区、河北省唐山市等40个市级地区。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印发 4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目标到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绿色智慧能源4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最高检将加强对人工智能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4月25日,据最高检举行的“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未来产业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形式,检察机关将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和信息通信等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2024年4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的宣传活动主题是“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旨在动员全社会不要忽视疟疾,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保障出入境人员健康,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过去50年全球免疫接种挽救1.54亿人生命 4月25日,据新华社,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50年,全球免疫接种工作挽救了约1.54亿人的生命,其中超过1亿是婴儿。免疫接种作为健康干预措施,为避免婴儿夭折和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作出巨大贡献。
医疗医药
复旦儿科助格鲁吉亚患儿获新生 4月25日,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海上国际会诊厅为一名数年间辗转三国均手术失败、来自格鲁吉亚的患儿实施全麻下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堵住了脑脊液鼻漏口。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家为患儿施行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图
国家药监局公布6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典型案例信息 4月25日,国家药监局公布6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典型案例信息,包括上海优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二类医疗器械案、长春市艾顿义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案等。
4月末多家医药企业高层调整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4月末6家医药企业高层有调整,包括强生中国区主席、百里天恒全资子公司首席执行官、辉瑞中国疫苗和基础业务负责人、再鼎医药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等。
浙大邵逸夫医院57000个号源免费送 4月25日潮新闻发布,2024年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建院30周年,医院将于4月29日-30日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庆春、钱塘、大运河三大院区同时进行,将送出超57000个义诊号源,其中包括15000个专家号和3800个名医号,所有门诊挂号费全免。
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成立 4月24日,在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创新转化产业化公共平台发布会上,由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天津市药监局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设有研发创新、小试中试、通用制造、营销服务、投融资五大创新服务平台。
金城医药磷酸奥司他韦上市申请获批 金城医药4月25日公告,子公司金城泰尔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化学原料药名称为:磷酸奥司他韦。磷酸奥司他韦是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的前体药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康弘药业2023年营收39.57亿元 4月24日晚,康弘药业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康弘药业实现营收39.57亿元,同比增长16.77%;净利润10.45亿元,同比增长16.52%;扣非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增长22.85%。
海每康智能完成千万级融资 4月25日,上海海每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汉理资本旗下两个基金主体的近千万元天使轮投资。海美康智能成立于2020年,聚焦于脑机接口与外骨骼,将人工智能、传感器、纳米加工等技术运用到康复领域。
社会热点
江苏体育场地人均面积4.32平方米 4月25日江苏新闻发布,目前,江苏全省体育场地达35.57万个,总面积3.69亿平方米,人均面积4.3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6%,国民体质达标率93.4%。
印度尼西亚确诊登革热病例超6万例 4月24日,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领馆官微发布消息称,据印尼卫生部最新消息,印尼目前已确诊登革热病例超62000例,死亡病例475例。已发现有中国公民确诊。“五一”假期临近,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并加强防范登革热。
多部门介入调查山西养老院老人疑被虐待事件 4月25日,山西曲沃县一女子称,六旬父亲在乐昌镇一养老院遭捆绑疑被虐待,近期住院被诊断有脑出血。曲沃县官方人士处透露,老人小脑萎缩生活无法自理,同时患有皮肤病。养老院回应称,捆绑系为防其自伤。目前,曲沃县民政局、警方等已介入调查此事。
小哥送餐路上给求助的轮椅小哥哥穿鞋 4月25日,轮椅小哥哥下桥时不小心掉了一只鞋,鼓起勇气求助外卖小哥,小哥二话不说停车帮他穿鞋,临走时还不忘问他还需不需要帮助,确认不需要后才离开。
视频加载中...
母亲被骗买抗癌化妆品女子称平台已退款 网友“翻滚吧花花”发布多条视频称,她为给母亲治癌已负债20万元,但母亲却将买药钱全部拿来买抖音主播张某售卖的“防癌”化妆品,引发关注。4月24日,她表示抖音平台已经给她妈妈全额退款了,一共1600元。抖音官方已经封禁了带货主播的账号,并表示在走平台流程处理调查中。
民警医护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命 江苏南通一男子打球时突发心脏骤停晕倒。现场有3名医护人员和1名警察,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随后男子被送到医院,进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辅助下的心肺复苏,经全力救治后恢复自主心律。这时距他心脏停搏已达152分钟。致敬医护!
13岁耳聋女孩能与外国网友英语聊天 13岁长沙女孩陈临溪刚满1周岁就被确诊为双耳极重度耳聋。她在家人的陪伴下,打破“十聋九哑”的“魔咒”,不但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还成为一名英语“尖子生”,能流利地与外国网友交流。
健康提示
奶茶最好2小时内喝完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董洪利建议,最好在奶茶制作完成的2小时内喝完,2小时后细菌会大量生长繁殖。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曾对几款较受欢迎的奶茶进行检测,奶茶富含大量糖分、脂肪或反式脂肪酸、蛋白质等,即使没开封,放置超过2小时细菌也会成倍增长。
春夏试试芦笋银耳枸杞排骨汤 4月25日,北京胸科医院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发布营养科和中医科制定的春夏药膳食谱。芦笋银耳枸杞排骨汤,取芦笋100克、泡发后的银耳150克、排骨150克、枸杞5克。将排骨焯水,然后放入锅内,加清水、银耳、枸杞,中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5分钟,再放入芦笋和适量盐,小火煮15分钟。
直播预告
“西医大家话中医”分享座谈会 4月26日9:30-11:00,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西医大家话中医》丛书新书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等将就中西融合话题作分享交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全程直播,敬请期待!
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识别 4月26日10:00-11:00,《人民名医》直播总第977期,儿童生长发育第39期,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一级主任医师刘春风做客直播间,在线解析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识别。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发现孩子生长发育异常时,何时进行干预最为合适?本期直播,刘教授将为您一一解答。 欢迎关注直播。
延缓脑老化:为遗忘的人生“踩刹车” 4月26日15:00-16:00,《人民名医》直播总第977期、神经内科第10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宋海庆做客直播间,围绕脑老化的相关话题进行分享。影响大脑老化的因素有哪些?针对脑老化主要有哪些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有什么主动健康干预的新技术?本期节目宋海庆教授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新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 4月26日17:00-18:00,《人民名医》直播总第978期、乳腺肿瘤第32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做客直播间,围绕新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进行分享。《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更新了哪些要点,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怎样的治疗指导意义?本期节目,江泽飞教授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责编:陈龙飞
主编:邱越
校对:齐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问答
高科技产品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与坏处?
提问里描述的是高科技产品,我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学习中所能接触或者使用的产品。而不是泛指科技对人类的影响。首先说说好处:1,科技产品可以替代...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我明天就要用!_作业帮
[回答]好处如生产力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坏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战争.
什么是高科技犯罪?
个人观点!高科技犯罪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高科技成果!达到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危害人民!来使自己得到不正当的利益最大化!结局一样进监狱!!!个人观点!高科技犯罪...
【科学发展带来的坏处有哪些?】作业帮
[回答]有许多方面的吧.比如,电脑的应用,让人们沟通越来越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冷漠,像许多人沉迷网络,与家人、朋友沟通减少.大学寝室中,一人抱一...
纳米技术有什么弊端?
尽管纳米技术被誉为未来发展的一种必要技术而且对我们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的影响意义巨大,但凡事有两面性,既然题主的问题是回答纳米技术的弊端那么它的优点在这...
公司上市对员工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上市对员工的好处:1、上市可以增加职工财富。大多职工拥有企业的原始股,企业上市之后,公司股票存在很高的溢价,这可有效增加职工的财富。2、员工得到更多...
你认为科技的危害有哪些呢?
谢邀!首先,科学与技术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科学从本质上说是对自然规律性的认识,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种观点或思想,而观点和思想一般是谈不上什么危害的,顶多可...那...
为什么说,科技兴国,垄断害国?
资本的垄断,只会给社会带来麻木不仁,因为你即使再努力,你也是被别人割的命,如果社会大多数看穿了,那么社会也就不会有积极性,人们更不可能有创新、创造的心...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的道德进步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从来就是一把利弊共存福祸兼具的一把双刃剑,掌握在恶人手中,往往成为利益少数危害多数的工具,甚至成为一把杀人利剑残害社会的暴行武...
化验员的工作危害有哪些?
化验室中各种试剂基本上对人都有害,特别象汞类化合物、还有些有机溶剂。只要是和化学物质接触都会对身体有所危害的。比如像一些有毒气体,对身体就有危害,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