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调查分析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期刊说,来自“科技与出版”。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摘 要
文章基于科睿唯安系列数据库2012—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刊发的SCI论文量的统计,从我国科研机构、基金项目和研究领域三个视角调查分析SCI论文刊发情况,分别选择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领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庞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刊发的SCI论文量达到63万篇,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但高质量科技论文国内外期刊分布不均,期刊缺失部分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由此可见,我国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任重道远,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亟待增加。
关键词 科技论文;科技期刊;SCI论文;SCI期刊
回顾新时代十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科技强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 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79万亿元,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较快,占研发经费的6.09% [2],旨在持续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2021年10月,国家统计局《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产出较快增长、硕果累累,共发表科技论文195.2万篇,增长0.3%。”[3]根据202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截至2021年9月,我国高被引论文数和热点论文数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高被引论文数为4.29万篇,比2020年增加了15.5%;热点论文数为1 515篇,比2020年增加了10.2%。表明我国科技成果产量和质量均处于世界引领地位。
我国科技论文产量大且不乏高质量科技论文,其中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以下简称“SCI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学界普遍认为SCI论文的学术质量更胜一筹,为高质量科技论文。为研究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的刊发情况,本文先从宏观角度统计2012—2021年我国SCI论文总量在世界SCI论文总量中的占比(数据更新时间为2022年10月),再进一步从重要研究机构、重要基金项目和重要研究领域三个视角进行分析。
1 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庞大: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SCIE数据库统计2012—2021年SCI论文量(SCI计算影响因子时,只将article和review两种文献类型的数量视为发文量,即可被引文献量,本文将这两种类型文献数量视为发文量进行统计),可得SCI论文产量居前两位的国家是中国和美国。在论文所属国家中选择“PEOPLE R CHINA”统计我国各年SCI论文量(不包括我国台湾省的论文),并计算我国SCI论文量在世界SCI论文中的占比;在论文所属国家中选择“USA”,统计各年SCI论文量和占比,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2021年世界SCI论文总量已超216万篇,我国SCI论文量超过63万篇,占比为29.31%,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2012—2021年我国SCI论文量以10%~22%的比例增长,2021年相比2020年增长了16.05%,是2012年的3.43倍;我国SCI论文占比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14.69%大幅升高到2021年的29.31%;2018年我国SCI论文量已经赶超美国,2021年美国SCI论文量为449 101篇,远少于我国的634 385篇,我国SCI论文量已稳居世界第一。
为进一步分析高质量科技论文中学术水平认可度更高的论文(Q1区论文)的占比,根据InCites数据库(InCites数据源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统计时间为2022年10月,InCites数据库更新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只统计article和review类型的论文),统计我国Web of Science论文中Q1区论文占比,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12—2021年我国Q1区论文占比稳步提升,逐渐缩短与美国的差距;2018—2021年我国Q1区论文占比与美国相当,2018年后我国Q1区论文占比超过45%,2021年达到48.11%,超过美国的47.78%,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中近一半为Q1区论文,说明近年我国SCI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亚湘院士曾在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提到:“期刊好不好,是看最好的文章是不是发表在这里。要办高水平期刊,首先要保证学术质量,也就是重大成果、重大项目、重要研究机构发的文章是不是在这里。”[4]袁亚湘院士高度总结了好期刊依赖好论文(高质量科技论文),好论文是重大成果、重大项目、重要研究机构的论文。为进一步分析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的刊发情况,下文对我国重要研究机构、重要基金项目、重要研究领域产出的重要论文刊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 重要研究机构高质量科技论文刊发情况:以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为例
众所周知,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基础研究创新阵地,代表我国最高科研实力,是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和优质论文的产出基地。2012—2021年高校科技创新跃上了新台阶,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学术、创新和生产”的良性循环。根据我国高校研发活动统计分析显示,2006年以来高校SCI论文占全国SCI论文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高校是我国SCI论文的主产区,而985高校更是我国高校群体中学术研究的“领跑者”。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直至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阶段,985高校是我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直至引领世界学术发展创新的先锋力量,在2021年“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不少科研成果来自高校,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的主产地集中在985高校,985高校在我国科研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中国科学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重磅成果持续产出,从强化基础研究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都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在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2 AnnualTables)中,中国科学院仍然独占鳌头,连续9年位居榜首。据ESI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年9月更新,数据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论文包括SCI论文和SSCI论文),从发文量来看,中国科学院以50万余篇论文位居第二,仅次于加州大学系统;论文总被引排名中中国科学院位列第三;中国科学院的ESI前1%学科数量与加州大学系统、哈佛大学相同。因此,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可代表我国重要研究机构。本节分别统计2012—2021年我国重要研究机构发表的SCI论文量及在我国SCI论文中的占比。基于Web ofScience的SCIE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功能统计重要研究机构2012—2021年发表的SCI论文量,将重要研究机构的英文归一化名称作为文献所属机构(OG)的字段标识,检索式简略形式为OG=(Peking University OR Tsinghua UniversityOR … OR Academy of Sciences)。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为趋势线。2012—2021年我国重要研究机构刊发的SCI论文量与我国SCI论文量呈同步增长趋势,我国重要研究机构刊发的SCI论文量由2012年的109 619篇激增到2021年的316 511篇,十年增长了188.74%;重要研究机构SCI论文量占我国SCI论文量的比值呈下降趋势,但均在50%左右,即我国SCI论文的一半来自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此外,重要研究机构的SCI论文量激增,但占比呈下降趋势,说明其他研究机构的SCI论文量在大幅增长,我国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正在提升。
3 重要基金项目高质量科技论文刊发情况: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
作为国家级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China,以下简称NSFC)旨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资助和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同时不断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打造引领科学基金发展的“中国模式”。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接收项目申请28.73万项,择优资助项目4.88万项,资助费用312.93亿元;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预算增长6.8%,达到330亿元。2017年杨卫院士在第九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上提到:“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国家投入,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过去20年里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快速增长。2016年全球发表的每9篇科学论文中,就有1篇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本文利用SCIE数据库,将“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of China”作为基金资助机构(FO)的字段标识,统计NSFC资助的SCI论文量,并计算其在我国SCI论文量中的占比,结果如图3所示。2012—2021年NSFC资助的SCI论文量逐年上升,由2012年的104 494篇激增到2021年的374 177篇,增加了258.08%;十年间NSFC资助的SCI论文量在我国SCI论文量中的占比均在60%左右,2014—2020年均在60%以上,2018年达到了十年最高值64.41%。
另外,根据InCites数据库检索得到,2012—2021年发表基金论文8 532 894篇,被全球1 469个基金资助机构资助,NSFC资助的论文数量为2 270 040篇,占基金论文总量的26.60%,名列第一,美国健康与公共事业部(United States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HHS)资助的论文数量为1 066 407篇,排在第二位,不足NSFC资助论文数的一半。在2012—2021年基金论文中,Q1区期刊的论文数为4 444 568篇,其中NSFC资助1 135 090篇,位居榜首,HHS资助论文674 628篇,排在第二位;基金论文中,NSFC产出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32 271篇,稳居第一,HHS产出25 649篇,居第二位。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2020年和2021年分别展示了194项和244项重大科研成果,发表顶级高质量科技论文分别超204篇和299篇,其中顶刊Nature系列期刊和Science系列期刊的论文占比分别约为52.94%和61.87%。以上数据表明,NSFC资助成果显著,NSFC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NSFC资助成果中不乏顶级研究成果。
4 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刊发情况: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5]近年来,我国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面向2030年,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新一代人工智能被选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行列。人工智能领域被公认为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前沿技术领域,已经发展成全球竞争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近年我国重点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的核心前沿领域。因此,对标“四个面向”和国家战略性科研计划,人工智能领域是我国重要研究领域,是重要成果和高质量科技论文的高产领域。在JCR数据库学科类别(Categories)中选择人工智能学 科 ( COMPUTERSCIENCE,ARTIFICIALINTELLIGENCE),并选择Q1区,检索得到人工智能领域Q1区期刊目录,共36种期刊,其中美国16种,荷兰10种,英国6种,德国2种,沙特1种,我国1种;36种期刊均由国外出版社出版,其中Elsevier出版13种,IEEE出版10种,Springer出版4种,Wiley出版4种,Mit Press出版2种,World Scientific出版2种,ACM出版1种。本文统计了2012—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SCI收录的Q1区期刊上我国发文量占比,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12—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Q1区36种期刊上我国发文量占比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19种期刊的我国论文占比达到50%以上,5种期刊达到70%以上,分别是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Computation ,均为IEEE出版的期刊;我国论文占比最高的期刊是IEEE Transactions onCybernetics,达到86.28%,另据InCites数据库统计,此刊2014年影响因子为3.469,2021年达到19.118,2021年期刊引文指数(Journal CitationIndicator,JCI)为3.21,JCI排名为1/82。JCI是对某期刊上近三年发表的所有文章统计影响力指标,针对某一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出版类型、出版年份3个重要方面对文章的影响力进行统一计算,并给出综合数据,JCI能更好地比较跨主题期刊的影响力。在人工智能领域Q1区36种期刊中,2021年JCI大于2的期刊有14种,均为国外期刊,在14种期刊中有11种期刊的我国发文量超过50%。只有学术水平认可度更高的高质量科技论文才能支撑顶级期刊的学术生命力,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Q1区期刊上刊发的大量论文属于高质量科技论文中学术水平认可度更高的论文。
基于SCIE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功能,将人工智能领域Q1区36种期刊的英文名称作为出版物标题(SO)的字段标识,检索式简略形式为SO=(“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OR“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Intelligence”OR … OR“International Journalof Neural Systems”),再根据统计需要对出版年和国家等条件进行限定,统计2012—2021年36种期刊的总发文量、我国论文量和美国论文量,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36种期刊续表的总发文量从2012年的4 916篇增加到2021年的13 487篇,增长了1.74倍,其中我国论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1 047篇增长到2021年的7 534篇,总占比从2012年的21.30%上升到2021年的55.86%,2020年和2021年我国论文量超过Q1区期刊总发文量的一半,是美国论文量的3倍。美国论文量从2012年的926篇增加到2021年的2 031篇,占总发文量的比值从18.84%下降到15.06%。由趋势线可以看出,我国论文量的增长趋势与Q1区期刊总发文量的增长趋势几乎一致。我国论文量的持续增加保证了Q1区期刊总发文量的不断提升。2012—2021年,36种Q1区期刊中发文最多且遥遥领先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其次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均位列前五。高被引论文中,我国占比高达61.78%,中国科学院位列第一,第二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上刊发情况说明我国在重要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和学术质量皆名列前茅,论文成果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5 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刊发现状分析
前文调查显示,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庞大,2021年我国发表SCI论文超63万篇,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远超美国的SCI论文量,且重要研究机构论文占比、重要基金项目论文占比、重要研究领域顶级期刊中我国发文量占比均较高,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然而,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分布不均,且我国期刊在部分重要研究领域缺失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2021 JCR收录SCI期刊9 649种,中国大陆(CHINA MAINLAND)SCI期刊为274种,仅占SCI收录期刊总量的2.84%,期刊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我国数量庞大的高质量科技论文的发表需求,我国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任重道远,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亟待增加。
5.1 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庞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12—2021年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在创新领域由“追赶”逐渐变为“并跑”甚至“领跑”。科技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大批高质量科技论文刊发于国际高水平期刊说明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由前文可知,2012年我国发表SCI论文18万余篇,2021年达到63万余篇,2021年我国Q1区论文占比达到48.11%,已超过美国,位居第一;以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重要研究机构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从2012年的10万余篇,激增到2021年的31万余篇,但2012—2021年重要研究机构的高质量科技论文占我国SCI论文总量的比值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占比49.89%,为十年最低,论文量激增,占比反而下降,说明其他研究机构的SCI论文增长速度和占比正在不断提升。目前,以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旗舰”研究机构引领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其他研究机构不断发挥优势锐意进取,科研创新和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模式已经初步形成。2012—2021年NSFC资助的SCI论文量逐年上升,相较2012年,2021年增加了258.08%,十年间NSFC资助的SCI论文量占我国SCI论文量的比值均在60%左右,2018年达到了64.41%,资助成果显著。重要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领域Q1区期刊中2020年和2021年我国论文占比均达到50%以上,我国论文量和占比远高于欧美国家,说明我国在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方面已处于“领跑”地位。
5.2 高质量科技论文国内外期刊分布不均,我国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任重道远
据统计,2018—2021年我国SCI论文中超九成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不足一成的论文刊发在国内SCI期刊。虽然国内SCI期刊中我国科研人员论文占比在80%左右,但我国SCI期刊数量不足,对我国SCI论文的贡献量直到2021年仅为3万余篇,而2021年我国发表SCI论文高达63万篇,可见高质量科技论文在国内外期刊的分布不均。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虽然近年我国SCI期刊数量不断增加,由2020 JCR中的257种增加到2021 JCR中的274种,增加了17种,增长6.61%,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的1.24%,显示了我国办刊的成效,但是我国办刊基础薄弱,近6 000种科技期刊中大部分没有被全球知名数据库收录,高质量期刊规模不足,且存在数量级的差距,对我国数量庞大的高质量科技论文的服务能力有限,我国高质量期刊需要爆发式的增长。杨卫院士[6—7]认为,我国期刊平台的发展进度落后于学术发展10年以上,目前我国期刊存在“小散乱”、办刊态度保守、高影响力期刊数量太少、编辑人才缺乏、数字传播平台落后等问题。正如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所言,“我们有好声音,我们不缺乏好声音,但好声音传得不快、不深、不广,好声音更需要金话筒和好舞台。”数字传播平台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技术措施,人工智能领域Q1区36种期刊的出版方均为拥有强大数字传播能力的大型出版机构,如Elsevier、Springer、Wiley等。而目前我国没有可与国外相媲美的、能助力我国期刊走向世界的、自主强大的数字传播平台,中国知网等数字传播平台仍存在不少问题,与国际大型知识服务商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为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国还需要培育更多的高质量期刊和高水平学术传播平台。
5.3 部分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缺失,我国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亟待增加
2021 JCR中人工智能领域有146种SCI期刊,其中我国仅有1种,即Q1区的CAAI Transactions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占比0.68%,在Q1区36种期刊中占比仅为2.78%。Q1区36种期刊中我国论文量占比从2012年的21.30%上升到2021年的55.86%,2021年我国发文占比超过50%的期刊有19种,其中国外期刊18种。2012—2021年,36种期刊的总发文量增长趋势与我国科研人员在其上的发文增长趋势几乎平行一致。如图4中的趋势线所示,2020年和2021年我国论文量超过总发文量的一半,表明Q1区36种期刊的总发文量主要依赖我国科研人员的贡献。目前我国很多前沿领域的科研人员一般不会考虑将顶级科研成果投稿到国内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主要原因是学术话语权和舆论阵地被国外大型出版商掌握,大多前沿领域的国外期刊或交流平台相对成熟且传播力强、影响力大,国内科研人员希望其科研成果得到国外引领性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将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成了首选。同时,我国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亟待增加,2021 JCR中9 649种SCI期刊涵盖了178个学科,我国274种SCI期刊仅涵盖了126个学科,其中45个学科的SCI期刊数量是1,30个学科的SCI期刊数量是2,16个学科的SCI期刊数量是3,仍有52个学科没有SCI期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人工智能领域、病毒学和机器人学我国各有1种SCI期刊;而计算机的控制论领域和跨学科应用领域、量子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空白亟待填补。
6 抓牢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的措施
科技是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科技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高质量科技论文更是体现了高端科技创新成果,属于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抓牢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具有紧迫性。首先,高质量科技论文是期刊学术价值的保证,更是一流期刊的命脉,引导高质量科技论文在国内期刊首发,是践行“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使命;其次,高质量科技论文在国内期刊首发,可被国内公众优先接触和了解,从而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抢先将高科技应用于我国竞争力领域[8];再次,由于国外数据库的版权问题和“付费墙”,我国有些机构难以支付高昂的订购费,有的机构只订购部分服务,造成科研人员无法完全获得发表于国外期刊的研究成果,不利于科技成果在国内的转化和应用。基于此,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争取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
6.1 出台政策鼓励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在国内期刊
通过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我国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9],明确了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领域,如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开拓者陆汝钤院士曾提到:“未来战争很可能是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无人作战系统之间的对抗,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旦军事中出现了一种新技术或新理念,新技术持有方将锁定胜局,技术落后方将注定失败,目前谁先开发出来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应用技术,谁就占领了这个高地,有的国家在这方面可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应加快战略性领域的创新并尽快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抢占战略制高点。对于战略性领域的科技论文,如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应牢牢抓住首发权,出台政策保护科研成果并鼓励其发表在国内期刊,不断探索并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分类、多维度的科研评价制度[10-11],在科研评价中的论文评价方面考虑“分领域施治”并制定细则,如发表于国内期刊的论文的权重不低于发表于国外期刊的论文的权重,或提高发表于国内期刊的论文的权重,对重要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给予激励。为引导我国科研人员将高质量科技论文在我国高质量期刊首发,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优化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12],分领域加强同行评议,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2018年启动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重要研究领域科技期刊评价中,应有相应的倾斜措施支持国内期刊发展,在对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进行分级时,各级别期刊数量设置应以国内期刊数量不低于国外期刊数量为宜,这样能更好地鼓励我国科研人员将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成果优先为我国现代化服务,助力我国重要研究领域期刊的发展。
6.2 加快学术传播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刊的总主编朱作言院士提到,“两刊的首要使命是留住国内一流稿件”[13]。留住国内一流稿件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首要使命。只有办好一流期刊,才能留住高质量科技论文并引导高质量科技论文回归国内。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拉开了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步伐,各学会、研究机构等期刊主办单位在期刊建设和培育新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新创办的高质量期刊势头强劲,新刊创办即定位为国际顶级、有引导性的科技期刊,以发表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为宗旨。2021 JCR中我国SCI期刊274种,Q1区期刊124种,占比达到45.26%,而2012 JCR中我国SCI期刊152种,Q1区期刊11种,占比仅为7.24%,可见近年我国高质量期刊建设取得了量和质的突破;2021 JCR中我国新增的17种SCI期刊表现亮眼,首次获得JIF,且均处于Q1区;新增的17种期刊中有11种期刊于2019—2020年创刊,6种期刊曾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19—2020年创刊的11种期刊均由高校、中国科学院、学会主办或联合主办,借助科研实力强大的研究机构和一流学会是创办高质量期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对于中文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如2021年和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实施的“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中包含中文期刊的扶持项目,切实提升了学会主办中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引领力。在数字传播平台建设方面,我国期刊应尽快打破“借船出海”的壁垒,坚实走“造船出海”的发展之路以顺应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发展趋势,如《中国科学》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知网等正在努力尝试建设或优化升级独立自主的数字传播平台,有的平台已初具规模。[14]
6.3 优先培育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
从国家利益出发,应优先培育重要研究领域的高质量期刊,特别是处于SCI期刊空白的领域。2020—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组织的高起点新刊子项目申报,明确强调“在战略前沿等领域创办高起点英文科技期刊,以补短板、填空白为原则重点支持优先建设领域创办新刊”。同时,2020—2022年优先建设领域列表中,人工智能均在列。其中,2022年在2021年44个优先建设领域基础之上增加了3个优先建设领域,分别为计算机跨学科应用、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科学。
7 结语
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SCI论文量约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三成,其中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重要研究机构的SCI论文量约占我国SCI论文总量的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量约占我国SCI论文总量的60%,人工智能领域Q1区期刊中我国发文量占比超过50%,数据显示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大量产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然而,我国高质量期刊规模与科技成果产出不匹配,高质量科技论文国内外期刊分布不均,部分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首发权缺失。为抓牢高质量科技论文的首发权,我国应出台政策鼓励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加快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优先培育重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期刊。一系列措施的合理制定、顺利执行和有效落实的前提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科研和科技期刊工作的全面领导[15],始终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坚定文化自信,以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16—17],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参考文献
[1] 赵永新. 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N]. 人民日报,2022-06-07(2).
[2] 国家统计局. 2021年我国R&D经费为2.79万亿 与GDP之比达2.44%[EB/OL].(2022-01-26)[2022-10-2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1/t20220126_1827035.html.
[3] 国家统计局. 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再创新高 创新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解读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EB/OL].(2021-10-29)[2022-04-01]. 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110/t20211029_1823965.html.
[4] 袁亚湘院士:杂志好不好,就看最好的文章是否发表在这里[EB/OL].(2020-10-10)[2022-03-16]. https://new.qq.com/omn/20201010/20201010A0HMYZ00.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A/OL].(2021-03-13)[2022-04-01].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6] 杨卫. 共享全球科学:从“共智”到“共治”[J]. 科技导报,2020(20):1.
[7] 杨卫. 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共治”之路[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7-28(6).
[8] 李军. 略论现行评价机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危害[J]. 编辑学报,2021(2):119-128,146.
[9] 新华社. 习近平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EB/OL].(2022-10-16)[2022-10-19].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16/content_5718815.htm.
[10]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EB/OL].(2021-08-02)[2022-04-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02/content_5628987.htm.
[11] 陈芳,胡喆. 用好“指挥棒” 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谈《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看点[EB/OL].(2021-08-03)[2022-04-01].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8/03/c_1127726473.htm.
[12] 臧莉娟. 基于全评价理论框架的非核心期刊评价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8(2):46-50.
[13] 严谨,薛淮,赵维杰. 朱作言:与中国科学同行[J].科学通报,2021(9):957-960.
[14] 王宁宁,游苏宁,刘红霞. 中国科技期刊“造船出海”已迫在眉睫[J]. 编辑学报,2022(2):126-130.
[15] 张品纯. 牢记办刊初心使命 办好中文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20(6):595-599.
[16] 习近平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贺信[EB/OL].(2021-10-26)[2022-04-01].http://www.gov.cn/xinwen/2021-10/26/content_5645023.htm.
[17]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EB/OL].(2021-05-10)[2022-04-01].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0/content_5605620.htm.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2021 年专项基金项目(CUJSJS104);中国科协 2022 年度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022KJQK013);江苏省期刊协会 2022 年度课题(2022JSQKB28)。引用格式: 邹娜,臧莉娟.2012—2021年我国高质量科技论文调查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3(6):144-155. DOI:10.16510/j.cnki.kjycb.2023.06.001.
初审:张艳玲复审:宋启凡终审:金 君
资讯
黄庭民: 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短板及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摘要】我们的投入大、产出多,但技术上的短板仍然很多,美国禁止给华为供应高技术芯片,华为高端手机就停产。其原因在于,首先是评价体系交给西方,以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准,等于科研指挥棒交给美国,导致我们的主要科研成果都发表在西方期刊,免费送给西方,国内产业界反而无法学习利用。其根本原因是文化殖民地化,盲目迷信美国,鄙视本国文化。在科研上,不仅错误迷信西方推销的科学文化观念,将科学看成普遍公认的真理,忘记科学是创新,从而常常缺少常识地迷信西方学者发表的假说和理论。其次是相信西方宣传的科研工作是对人类贡献的科学研究,从而将主要成果都在西方发表,免费送给西方。第三是市场交给西方资本家控制,也就没有独立发展科研的平台。建议停止承认美元,收回资本市场和网络公司股权,财政资助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公开共享研究成果;规划产业技术研究和技术平台建设。当前生产率条件下,我们完全有理由大幅度提高收入,就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加上最大的科技队伍,必然占据竞争优势,成为产业技术主导者。
一、当前我国科研工作状况
我们的科研工作,如今投入巨大。8月31日,科技部正式发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年投入总量为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从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看,全国R&D经费与GDP之比也在逐年提高,从2010年的1.76%上升至2021年2.44%。
以西方制定的指标来看,进展也很好。今年春天发表在《科学计量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发现,通过对科学及科学研究的特性和特征进行定量研究,中国已经超过美国,领先世界科研产出和“高影响力”研究。中国不仅研究数量总体超过美国和欧洲,位列全球被引用次数排前1%的论文比例也更高。在高质量研究方面,中国在2015年超过欧洲,2019年超过美国。
无独有偶,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中国在科研产出和“高影响力”研究方面已超过美国。这份报告分析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被引用次数排全球前1%的论文,发现来自中国的研究占27.2%,排名第一;美国的这一比例为24.9%,排名第二。
今年6月发布的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中国机构科研产出大幅增加,有4家中国机构入榜全球10强。中国科学院在自然指数机构排行中继续位居榜首。中国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2021年科研产出增长14.4%,是前十名中涨幅最大的国家,而美国则下降6.2%。
我国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国际专利中的份额从2010年的16%上升到2020年的49%,在同一时期,美国专利的份额从15%下降到10%。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在工业发展中却存在很多技术短板,科技日报曾推出系列文章报道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些短板严重制约我们的经济发展,例如,美国禁止给华为供应高技术芯片,华为公司高端手机产品就无法生产,只能退出高端手机市场。
问题出在何处?
科研工作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两方面工作,又称作科学技术研究,简称科研。但是,主流媒体宣传,通常将科研工作定义为科学研究,这是很不恰当的。如今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的人很少,例如,著名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做的一项工作,成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的重要贡献,“颁奖委员会提到了获奖者安东·塞林格的四篇量子通信实验文章。潘是其中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两篇文章的第二作者。”但潘院士大部分科研工作都是技术研究,包括发展量子通讯技术和量子计算机技术,其科学研究是为技术研究服务的。事实上,全世界从事科研工作的,只有很少部分人,拿出部分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但在我国,科学研究的地位和名声,要远超技术研究,就是技术研究有成绩,也常被宣传为科学研究。由于观念上的错误,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二、评价体系与科研指挥棒问题
早在10年前,笔者就写文章[1],在网上公开指出,中国的主要科研成果都发表到西方杂志上了,这些西方杂志都收费很贵,中国的工程师基本没有机会去学习中国的主要科研成果。事实上,中国的科研工作,主要在为西方国家服务,而不是为中国服务。其根源是,我们的科研指挥棒,实际上都交给西方了;我们的学术评价,都交给美国精英主办的公司来决定的了。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是否在美国一家公司创办的SCI数据库上被收录,成了中国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美国人在SCI数据库里收录了你发表的研究文章,你这篇文章就是有价值的研究;如果没有收录,那就不承认你有价值、有水平。
我们的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评价,主要看在西方发表被SCI收录文章情况,决定了是否资助,职称和学位评定,乃至院士评审,各种学术头衔评审。虽然人微言轻,但笔者指出的问题却很清楚。后来有以某名人名义发表类似文章,也确实引起官方关注。2018年以来,科技部和教育部都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评价办法,却难以撼动我国早已形成的科研文化,至今仍改变很少。我们的主要科研成果仍然主要发表在西方,我们的很多单位评价体系,依然如故。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项目是国家科技统计的常规工作之一,自1987年以来,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每年以发布会形式向社会公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21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2,上升2位;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所谓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可以说,全部是在西方杂志发表的论文;所谓高被引论文,实际还是指SCI收录论文的引用情况。评价体系仍然一如既往,主要成果仍然一如既往发表在西方,对国内产业发展,毫无作用。
三、文化观念问题
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我们的文化观念。长期以来,西方通过文化侵略,给我们制造一种文化观念,就是西方信仰科学、中国人迷信大神的“传统看法”。但这是美国和西方制造的殖民文化观念。美国一直是宗教统治人们思想的国家。1967年盖洛普的民意调查表明,94%到98%的美国人相信上帝;到了1976年则为94%到96%。2016年盖洛普调查显示,79%美国人相信上帝存在,11%不相信,10%表示不确定。直到今天,信仰基督教的活动,几乎贯穿于美利坚民族的日常活动之中——上至总统、下到地方官员,就职宣誓的时候,都要手摁《圣经》;独立日、阵亡将士日、感恩节以及某些纪念仪式上,也都会安排宗教性质的祈祷和祝福环节;美元上印着“我们信仰上帝”的字样;美国公民入籍誓词写成了“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以及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上帝庇佑下的统一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新冠病毒出现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主持牧师求神来对付新冠,美国民众则拒不执行比较有效的科学措施,致使新冠病毒扩散和泛滥,使美国增加死亡100多万,数千万人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相反,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早就没有集体信仰大神的年代了。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他们不信鬼神,但会祭先祖,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缅怀,这是告诫子孙做人不能忘本。此外,中国民间所信仰的神灵,基本都是某个祖先死后变成的,从来都不是西方迷信的上帝这样高高在上的神。如关公,在很长时间都是有最多信众的神。中国人抱着现实主义的态度看待神灵,可以因一时之需而求助某个神灵祖先,也可能因没有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效果而弃之如敝屣,转而求助另一个成为神灵的祖先。
民国时代,虽然西方收买培养了大批公知,接受了美国和西方制定的不平等条约,让西方可以自由地在中国传教,但到民国被推翻,信仰基督教的教众也不过几十万人,在5亿中国民众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极少数。当时在中国,如果你声称上帝保佑或强迫让人相信上帝,你会被嘲笑的,人们会认为你精神错乱。西方认为中国不相信上帝是如此荒谬,近代中国人也认为西方信上帝是如此荒谬。
然而,在当代中国,如今的公知们却极力不让人们了解美国的真相,而是比美国的意识形态还要美国化。他们时时刻刻都给美国和西方冠上发达先进的形容词,暗示中国的落后和愚昧;公开主张宣传与国际接轨,将美国和西方看成是人类的灯塔和指路明灯。美国精英宣传,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的最终制度,成为主流知识阶层人人都知道甚至推崇的理论。相反,中国宪法规定的意识形态却成为很多公知十分反感的理论。
如今西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中国很大部分资本。早在2006年商务部研究报告就指出,21个开放行业都被西方资本控制;早在2009年中国B2B研究中心发表的报告就显示,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排名前列的78家主要公司都被西方资本控制,如今主要网络公司大都在美国上市,等于让美国和西方资本家控制了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平台。他们挑选笃信西方的洋奴管理网络,从而让中国的主流网络成为宣传美国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工具。
在科研方面,迷信西方宣传的科学研究是为人类服务的,迷信西方宣传的科学研究才是科研工作主体,将很多技术研究工作都当成了科学研究,都当成了为人类做贡献的基础研究,从而无私地交给了西方。
四、科学观念问题
主流精英对科学的认识或者观念,存在着明显的自相矛盾,一方面,创新成为科研乃至各方面工作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却迷信科学是普遍真理,科学家们对事物都有很一致的看法,从而轻易相信西方学者提出的假说和理论。
所谓科学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由于现代科学分工很细,不同领域科学家们对很多具体问题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主要通过发表学术文章,对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发表公开看法,其最重要的方面是创新,越重要的杂志和越重要的发现,就越强调创新。就我们面临的自然问题来看,我们更重视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更重视科学界为此建立的理论,从而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提出新理论,与旧理论不同的理论,是对旧理论的超越和某种程度或某个方面上的否定。而一个新理论,从提出到普遍被接受,是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在此期间,科学家们并没有形成共识。这还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很多情况下,都是两种或多种理论长期共存,并不存在科学家们都唯一认同的理论。
由于学科分工很细,同行很少,往往在一个领域内,常常是少数成名专家主导舆论,而我们的成名专家,实际都是西方通过发表论文评判的。更大问题在于,迷信西方专家是我国普遍现象。以湖泊水华治理为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报告,这是西方国家政府合作应对具体问题的,总结主要措施是降低水体中营养盐含量,特别是总磷浓度,使其低于产生水华危险的阈值浓度,因为缺少磷等必须物,必然导致藻类难以生长,而控制水中磷含量是成本最低的措施。通常需要将水中总磷浓度降低到0.01-0.02mg/L以下,就能保证水华得到控制。例如,日本的琵琶湖,北美五大湖等早就制定了控制湖水总磷浓度低于0.01-0.02mg/L的治理指标和法律,后来都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治理目标和很好的治理效果。
但西方科学界仍不时有创新学说发表,甚至认为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如2003年出版的《水污染导论》[2],在国内翻译出版,就成为国内某些主流学者的认识,他们公开声称是未解决的难题,提出三湖治理规划治理指标中,总磷浓度都远大于0.01-0.02mg/L,甚至高达十倍以上[3]。结果虽然三湖治理基本都达到了他们提出的规划指标,但水华问题却依旧。这是必然的,本是中学生都能理解的常识,但主流专家却毫无这样的常识。
另一方面,对于人类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科学研究工作很多时候更是众说纷纭。以新冠出现后的研究为例,首先是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某某首先于1月22日在线提出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交易的野生动物[4],很快发表在Nature上。其主要理由是新冠病毒与野生动物身上发现的病毒基因差别仅为3.8%,这实在是缺少常识的理由。因为分离到同源性达到99.8%的冠状病毒[5],都不是SARS病毒来源。人类经过数百万年演变,相互之间基因差异只有万分之一[6]。而人与黑猩猩本有共同的祖先,经过上千万年的演变,基因差别只有1.2%[7],基因差别达到3.8%的两种生物怎么可能是同一种?
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精英的鼓励。早在2005年石某某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8],提出蝙蝠冠状病毒是SARS病毒源头了,其证据是蝙蝠冠状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也就是差异达到8%。2018年4月4日,石某某等在Nature上发表题研究论文[9],报告研究人员在一个山洞中发现的多个与SARS病毒共享98%基因的病毒,而且它们的基因组合覆盖了SARS病毒基因。这些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猜想,却在国际公认两家最高级别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美国精英还给了石某某美国微生物学会院士称号,从而鼓励石某某继续发表此类猜想,同时赢得中国主流科技界支持,成为权威。
1月23日,包括石某某在内的19名学者和院士公开联名呼吁[10],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和食用,建议全国人大紧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公共健康安全内容写入法条中,加大野生动物非法利用的处罚力度,把非法消费同样纳入管理和处罚范围,说明这些院士和学者都支持石某某的猜想。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条法律[11],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仅允许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由政府部门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显然人大通过该法律,其根据就是石某某的这一猜想。为了推动这一法律顺利通过和实施,在此后几个月,国内主流媒体,包括央视、人民日报等都广泛宣传石某某的自污猜想,一时成为主流思想。从而造成在西方推动这种宣传以掀起反华污华舆论后,我国主流媒体和学术界都难以反驳,几乎全面噤声,最后只能靠外交官孤军上阵。但这种观点给了西方口舌,等于间接承认西方将新冠病毒来源归罪于中国的宣传,使得西方的宣传更加有力,深刻影响了西方民众的思想,加大了西方民众对中国人的敌意。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全面禁猎野生动物,不仅无助于解决病毒传播问题,而且很快就导致更加严重的野生动物泛滥问题。如果真是野生动物传播新冠,那就会更增加病毒的扩散,这显然与实际不符。
在产业方面,西方学者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某种假说,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就能毁掉中国一个产业。例如,味精产业就是当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味精致癌假说而被毁掉了。中医衰落,也与西方打着科学旗号对中医诋毁有关。
四、市场经济的影响
如今我们是市场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时代了。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交易来完成各种产品生产和分配,满足人们的需要。一般看来,市场经济不是少数人决定发展方向的经济,而是整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参与的经济。普通人可以利用手中的货币,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物品,从而影响生产。无人问津的物品,就不可能被社会大量生产。相反,人们竞相购买的物品,如果供不应求,就会价格上涨,利润大增,从而推动人们增加生产。
所谓市场经济,是政府印钞,用于组织和指挥民众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劳动都是由提供工资的雇佣者决定的,人们拿着老板发的工资,就不得不听从老板的指挥。然而,老板的资金大都来自银行的贷款,例如,按照央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所有企业在银行的贷款要比它们在银行的存款,也就是自有资金,多35%,也就是说,不但企业的所有资金都是银行贷款提供的,而且还额外欠银行的。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发行衍生货币,提供给特定资本家,就决定了资本家该干什么,而资本家们雇佣工人,则决定了工人该干什么。
市场经济是通过货币来组织经济活动的,金融系统是驱动经济运转的最重要工具。以基础货币发行机制为轴心的金融体系是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枢纽,央行发行基础货币,再由商业银行依据基础货币,发行衍生货币,作为贷款,提供给企业,决定着社会生产和分配,因此,金融业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向。美国虽然广泛宣传银行是私人的,但美国的大银行都是政府控制的,例如,占美国银行业总资产46%的四大银行[12]都是上市银行,股份主要被政府管理的各类基金如养老基金和教育基金等控制。美国有90家上市银行,是美国金融业主导的大银行。因此,美国实际上是政府通过银行发钞,组织经济活动,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的。
如今中国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央行发行人民币主要用于兑换美元等外币,让西方资本家购买我们的工厂,从而雇佣和组织工人进行生产,为西方资本家赚钱。西方投资在中国赚取的利润非常惊人,每年都汇出大笔投资收益,去年汇出4174亿美元,等于人民币约3万亿元,未汇出的也许更多。笔者曾经分析过苹果六年情况[13],平均每年赚1200亿元。这得益于配套优惠政策。例如,苹果在中国基本不缴税,还搞平台收费,等于在中国收税,甚至将代收的消费税(对消费者收取的增值税)也拿走了。苹果在西方逃税很有名,基本不缴税,因逃税3年,被欧盟各国处罚上千亿税款。但就是如此严重逃税,仍然利润率比不上中国。原因是其在中国不但不缴税,还在中国收税[14]。外资在中国有数万家企业,仅苹果一家企业控制的人民币,就有如此规模了。西方在中国投资后,有了稳定的收益和固定资产后,又可使用利润新建投资,增加贷款,从而控制更多资金。外资通过参股控股大量企业,从而通过这些企业,间接控制大量资金,也许比直接控制的资金更多。甚至我们的网络公司大都是美国资本控制,网络意识形态平台都控制在美国资本手里,宣传和推销美国意识形态,从而使我们的文化殖民地化,难以摆脱当前的殖民文化陷阱。
由于卖掉了我们太多的产业和企业,我们的科研成果,实际上也找不到应用了,只能交给西方资本家,为西方资本家服务了。技术都是靠企业才能发展完善的。没有企业的参与,实验室发展的技术,离开实际应用都差距甚远。以芯片生产技术为例,企业通过为市场提供产品,从而每天都在批量生产大量芯片,如今高达数千亿个,不仅能够在市场上赚取足够利润,用于研发,改善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而且能够通过大量实践发现问题。我们将企业卖给西方,也就失去了技术发展的平台,也就难以改善和发展技术了。
五、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途径的建议
1. 当前最迫切的是收回网络公司股权,停止传播殖民文化 。我们应当停止资本项开放和可兑换,不再承认美元,不再让美国精英印钞,就可以到国内兑换人民币投资,购买国内企业;也就没有必要储备大量外汇,用于应付兑换了,从而可以投入市场,提高人民币汇率,从而不再贱卖产品给西方,西方必然市场供应不足,货币贬值,甚至成为废纸。国内主要为西方供应产品的外资企业必然市场萎缩破产倒闭,从而让我们控制国内资产,解决市场问题。
2. 建立真正服务于中国的市场经济 。我们的货币发行,长期不能为本国自己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不能为自己的市场提供足够的净资金,使得整个中国企业(如果看成一个整体)负债率高达135%。如果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管理,大部分企业都无法及时付款而倒闭。中央政府应大幅度增加债务,将借来的资金花掉,如搞基础设施建设或给老百姓发钱,从而让市场上有充足的净资金,才能维护市场正常的市场经济,才能按照市场原则管理经济,推动产业技术发展。
3. 基础技术和科学基础研究,应由政府资助,制定针对性考核办法和发展规划 。如今我们的科研基础工作,很多都没有安排而成为空缺,如各种专业软件开发,各种基础科学数据都十分缺乏,需要安排大量实验去完成。此外,应要求完成者必须公开详细的研究报告,在国内用中文发表重要研究结果。
4. 企业是产业技术发展的主力军,政府应组织和规划相关企业合作攻关重大技术项目 ,资助相关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让技术成果公开,为企业发展产业化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从而完成产业技术的独立自主。
5. 关键技术是材料,尤其是材料产业化,与技术和成本都密切相关 。很多材料性能和成本与产地密切相关,都需要大量研发积累。难点在耐高温材料,与发动机等尖端技术相关,发展十分缓慢,国家需要提供资助,但无人飞机出现,降低了它们的重要性。
6. 应保护本国市场,为本国发展技术,更不能单方面开放市场 。以芯片市场为例,芯片是比较热炒的技术,但我们短缺的高端芯片技术,对经济和军事防卫等影响并不大,主要影响高端手机产品,并非必不可少。一旦我们停止为美国苹果提供生产和市场,其成本会增加很多,丢失中国市场利润也会减少很多,必然会影响其研发能力,反而会给国内华为等企业提供超越机会。相反,如今我们让苹果占据高端手机市场,美国却制裁我们的华为,甚至停止供应关键零件,使得华为停产。即使我们自己能生产,华为如果没有其他领域提供利润帮助,也难以竞争市场,从而难以维持高端芯片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我们停止将我们的货币交给外资,让外资拿走利润,以当代中国生产率早就可以将国内收入水平升高到西方了。日本战后仅30年发展,就追平了美国。我们的生产能力早就占世界一半,而人口不到世界五分之一,如今我们的大部分产品都出口给西方。如果我们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收入,我们就会成为世界最大市场,大于整个西方的市场,必然占据竞争优势,形成以我为主、不受西方控制的产业和经济,独步天下。另一方面,作为大学毕业及以上水平科技人才最多的国家,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加上巨大投入,必然会占据世界科技的顶端。
相关文章:
科学文化:在美国一边,还是在中国一边?- 红色文化网 - 手机版
https://www.hswh.org.cn/m/show.php?classid=23&id=74233
评新冠病毒来源于蝙蝠猜想的科学性与影响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s://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1-01-30/259870.html
参考文献:
1. 黄卫东. 评白猫黑猫论(2)_观点_网友之声_四月网
http://www.m4.cn/opinion/2012-12/1195569_2.shtml. 2012 2012-12-26 09:17:03 [cited 2022.11.20.
2. Laws, E.A., 水污染导论. 2004: 水污染导论.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 “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计划及规划 简本 中英文本. 2000: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p. 198.
4. Peng Zhou, e.,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12-7. Nature, 2020.
5. Guan, Y.,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es related to the SARS coronavirus from animals in Southern China. Science. 302(5643): p. p. 276-278.
6. 王金亭,马宏,王玉江主编, 生命科学导论. 2014: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p. 226.
7. 赵林主编, 科普文库 生命与遗传. 2004: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p. 79.
8. Li, W., et al., Bats Are Natural Reservoirs of SARS-Like Coronaviruses. Science, 2005. 310(5748): p. 676-679.
9. Zhou, P., et al., 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Nature, 2018. 556(7700): p. 255-258.
10. 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立法禁食野生动物!
http://news.sina.com.cn/c/2020-02-04/doc-iimxyqvz0269206.shtml, in 生命时报2020.1.23. 2020.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_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2/c56b129850aa42acb584cf01ebb68ea4.shtml. 2020.
12. 美联储, FRB: Large Commercial Banks-- 最新商业银行资产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lbr/current/default.htm 2022.
13. 黄卫东. 揭秘:苹果公司在中国6年少缴税3000多亿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811316878366269&wfr=spider&for=pc. 2019.
14. 黄卫东. 从苹果和华为公司在两国的待遇看中美对外开放
_http://www.m4.cn/opinion/2019-05/1354154.shtml?from=timeline. 2019 2019-05-27 21:27:05 2022.11.16].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相关问答
什么是技术论文?
科技论文的含义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它一般包括:报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又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
论文主要条件及技术参数是什么?
主要条件是指在进行论文研究时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或基本要求,技术参数是指在论文研究中需要考虑和分析的关键因素或变量。主要条件包括:1.研究领域:确定所...
南京工业大学论文技术要求?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西南科技大学的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什么是材料科学工程?有何优点?】作业帮
[最佳回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好写吗?
财会专业这一类的论文还是比较好写的。要有数据,可进行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偿债能力指标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管理指标,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
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包括哪些?
您是否想更好地了解传统数据与大数据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可以找到数据以及可以使用哪些技术来处理数据?这些是处理数据时必须采取的第一步,因此这是一个不错...一...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西南科技大学的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想找个论文要整个的题目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与控制探讨或者...
[最佳回答]「摘要」文章针对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了粗浅分析,并探讨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工程项目...
关于工程造价的论文题目,取什么题目好些-懂得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关于工程造价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浅谈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2、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3、如何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