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推动中美高科技“脱钩”是恶意冒险
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中美整体“脱钩”的可能性已经大大下降,两国之间经过几十年形成的巨大而广泛的经济联系已经深入各个行业和角落。但是,在美国一些新保守主义势力推动下,中美在高科技“脱钩”的可能性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研判态势走向,如何把握美方可能的招数,如何积极及时地应对?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谁在推动“脱钩”?
中美达成“在90天内达成一份协议避免贸易战升级”的共识,让很多悲观者松了一口气;但就在同一天,过境加拿大的华为CFO孟晚舟女士在美国的要求下被加拿大警方拘押,引发全球高科技领域震动。两件大事看似偶然,却意味深长:第一件事标志着经过之前的贸易摩擦之后,美国方面基本放弃了中美“整体脱钩”的战略冲动;而第二件事情,却标志着在美国一批政客的精心谋划和推动下,中美高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的尝试,正在逐渐付诸实践。
孟晚舟事件仅是单纯的法律问题?有这样看法的人不是幼稚就是装糊涂。而美联社的一段话更进行了深层次披露:“在科技上与中国‘脱钩’,在华盛顿已渐渐成为一些美国政治精英超越党派分歧的共识。尤其是强调保护人权的某些民主党人与一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主要政纲的共和党人,已结成了对华鹰派的一股国会势力。这股势力与白宫内对华强硬派或许并不凡事协调,但在关键事件上互相呼应、推进议程。可以预料的是,美国精准打击中国重点行业及公司、掀起中美关系波澜的情况将陆续出现。”
但是,中美高科技“脱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彼此会不会“脱钩”、能否顺利“脱钩”,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脱钩”的利弊得失,“脱钩”对美国的代价究竟能否承受,以及“脱钩”能否真正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崛起;二是华盛顿和硅谷的力量博弈,因为“脱钩”的代价主要是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企业买单,而“脱钩”的冲动和行为主要是华盛顿政客主导;三是中国的应对策略与中美大局的走势,“脱钩”是美国一些人单方面的意愿,但是中国的每一步应对和中美关系的大局都直接影响美国战略意图的实现。
选择性“脱钩”试验
美国当前已经有了初步的利弊权衡,认识到中美整体的“全面脱钩”并不可取。而完全回归过去的轨道也不现实。接下来,选择性“脱钩”正在成为大概率的试验方向,而高科技领域首当其冲。
美国一些人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阻击,可能并不会因为中美90天内达成协议而有所缓和。这可能是他们认为筹码最大、获胜概率最大、从中获利最多,更能“稳操胜券”的局部“阻击战”。关键是,中美高科技“脱钩”究竟有多大现实可能性?决定结果的最终还是两个字:利益。
目前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具备压倒性优势。美国形成的基础性技术和原创技术,依然非常稳固。比如,当今主导互联网浪潮的三大主导性抓手,包括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都牢牢掌控在美国高科技巨头手里。
比起美国发起整体贸易战的冲动和不理性,我们必须警惕在高科技领域的“阻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试验。因为中国高科技崛起步入临界点,在互联网应用、5G和人工智能等个别前沿领域,甚至已经距离美国的领导地位非常接近。通过正常的市场公平竞争,美国企业很难再有胜算。于是,从去年开始,美国一些人已经开始形成政策准备,针对中国高科技行业展开了行动。最典型的就是发起的全球5G围剿战略,通过外交手段,以“五眼联盟”为起点,持续系统地策动盟友们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排挤出采购名单。
中国“反脱钩”的底气
不过,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并非不堪一击。首先,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作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和高科技市场,中国网民数量是美国的2.5倍,几乎是美欧两大市场总和。对于美国主要高科技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其核心市场,甚至是利润的主要支柱。失去中国市场是很多美国企业不可承受的。
其次,通过过去30多年的中美合作,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全面的高科技产业链和生态体系。与中国产业链“脱钩”不但伤筋动骨,而且可能极大地削弱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再次,中国作为全球唯一的十亿级用户同时在线的互联网应用场景,正在成为很多重大应用创新的策源地。中美高科技“脱钩”,意味着美国不但需要承担失去中国市场的危险,承受脱离中国产业链的阵痛,而且还会失去与中国活跃且创新的应用市场对接的机遇。
这些对美国高科技产业而言都相当于“釜底抽薪”。更何况,美国主要的高科技企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为中国企业供货而拓展全球市场。美国很难找到如此优势互补、产业链高度协同的合作伙伴。
当然,还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如美国实施“脱钩”后,中国高科技是否从此一蹶不振?切断核心技术之后,中国高科技能否找到替代的产品,重新建立“自力更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短期内的冲击和阵痛是毋庸置疑的。但长期来看,中国高科技自身依然可以构建出强大的竞争力。而且全球范围内其他经济体的高科技产业链依然具有很强的替补性。美国推动“脱钩”很可能要冒着既失去中国,又无法阻击中国高科技崛起的双重损失。
总而言之,中美高科技“脱钩”完全是美国部分政治力量策动,以政治野蛮干预的方式,逆产业趋势、违背市场规律、破坏创新驱动和公平竞争的不当行为。无论从利益还是道义角度,我们当然都坚决反对。我们应在全球范围构建利益共同体,做大做强“反脱钩”力量,最大程度抗衡“脱钩”、延缓“脱钩”,降低“脱钩”程度,是我们基本的目标。(作者是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
刘和平:拜登对华科技战转向“精准脱钩”,日本又当急先锋
直新闻: 据日本《读卖新闻》,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日美两国政府正在探讨建立新的对华高端科技出口管制跨国机制,也考虑让有意愿的欧洲国家加入。对此,你作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我认为,从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拜登政府主导的对华贸易战尤其是科技战,出现了这么几个全新的动向——
第一个是,我们知道,特朗普执政时期主动挑起的对华贸易战,是一场全方位的经济战争,凡是从中国输送美国的产品,几乎都被加征了关税,凡是美国占有明显优势的科技产品与技术,几乎都启动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而现在,由于拜登已经意识到,特朗普执政时期发起的对华全面贸易战与科技战,是一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行为,它对美国自身的伤害要比对中国还大,因此此举意味着,拜登政府正在将全面的对华贸易战逐步缩小为对华科技战。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美国将降低此前对中国出部分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但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则会进一步加强审查、“制裁”、出口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美日推出的这一措施,跟拜登总统前不久在东亚峰会宣布的建立“印太经济框架”的构想是如出一辙。这个“印太经济框架”在孤立中国方面,侧重的不再是关税与贸易,而是科技与产业的供应链。这是美国对华贸易战中出现的一个全新动向,值得中国高度关注。
第二,根据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美日两国正在就该机制实施出口管制的对象产业进行调整,有关半导体制造机械、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的技术可能将包括在内。这背后发出的信号就是,即使是在科技领域,拜登政府也不会一股脑地奉行对华技术“全面脱钩”政策,而是会采取“精准脱钩”策略,也就是把中美“技术脱钩”的范围逐步缩小到一些重点技术领域。这里重点技术领域,指的就是有可能威胁到美国在军事与国防层面保持领先的领域。所以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微电子、量子计算等科技领域,都成为了美国重点脱钩的对象。
第三,跟特朗普执政时期以单挑方式对华发动全面贸易战不同的是,拜登政府在对华重点领域的科技战当中,将不再是跟中国单打独斗,而是会将所有的西方盟友一起拉进来,甚至有可能把它发展成为“现代版的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这也就意味着,拜登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在高科技领域内建立一个针对中国的西方盟友统一战线,跟中国打一场“高科技冷战”。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奥巴马推动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特朗普推动的“印太战略”,以及拜登政府欲联合盟友介入台海,日本政府不仅都是积极的响应者,甚至有些时候跳得比美国还要高。而这一次,在拜登政府发动的对华“高科技冷战”与“高科技脱钩”上,日方又是表现得比美国的所有盟友都要积极,冲在了最前面。所以,面对日本有关方面,我们真的不应该抱有任何天真的幻想。
直新闻: 那你认为,拜登政府调整对华贸易战的策略,转而要在高科技领域内跟中国打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冷战,最终能够成功吗?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其实,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唐太宗就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判断拜登政府发起的“对华高科技新冷战”最终能否成功,我们只要倒回头去看看那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大家知道,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为了遏制中国,就曾经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除了增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之外,还拉拢一帮盟友组建了一个刻意在经济上排斥中国的TPP。然而,让奥巴马始料未及并且感到极其尴尬的是,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之后的第一天,就宣布退出了TPP。
我们再来看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关税战与科技战,这三场战争打下来,虽然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但是美国自身的面临的困境则更大。本来,贸易战的目的是要缩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结果这些年下来,中国对美的出口及贸易顺差反而愈来愈大;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抑制来自中国的进口、降低对中国商品及技术的依赖,结果不但效果不彰,反而成了美国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源头之一;而在科技战层面,以半导体产业为例,2019年,中国从美国采购的半导体产品达到其美国公司全球销售额的36.6%,这些收入间接支持了美国半导体公司的研发能力增长,但是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却让美国的科技企业损失巨大。
不仅如此,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这些措施,还将倒逼中国加快减少对美国资本和技术的依赖,以及加快自己在重点科技领域的研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特朗普对华挑起的这三场战争,基本上都打成了骑虎难下的境地,甚至是面临即将失败的格局。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根源就在于两个,一是美方的这些做法,是在跟那只看不见的无形大手,也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做斗争,而违反了经济规律,就如同逆水行舟,不仅会走得寸步维艰,甚至会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二是美国的做法,违反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是在企图逆转全球化的进程搞所谓的“半球化”,而违背世界经济与文明发展的大趋势,自然就会事倍功半。
作者: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相关问答
...明确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真正脱钩,重点...
[回答]【分析】在此文字材料题目中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其次是抓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真正脱钩”、“发挥各类社...
想毕业先拔草是怎么回事?哪些大学有无法毕业的“怪理由”?-...
1、华中科技大学:想毕业?先拔草!“拔草一周,不干的话就不发毕业证!”值此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却被学校要求回校参加为期5天的公益劳动的...
如果美国真的与中国脱钩,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大吗?
川普政府正在竭力操作两国各领域的脱钩,如果实现他们这种目标,毋庸讳言对我国经济当然比较大,那些已经进入美国市场的商品,不是被增收惩罚性关税,抬高消费...即...
如何看待美国发展量子互联网呢?
美国突然加速量子科技领域的研发,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实目的也不是用来造福于民,而是急于把它应用到军事领域,为美国的军事扩张和地区霸权添加嚣张气焰...
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创新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创新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过去都是由部门办学,具有显著的行业背景、学科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九十年代后期,经过两次高等教育管理...
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为何7月我国股票大涨?
近几日的A股就跟这北京的天一样,火辣辣的。沪指也是七连涨,在今日(7月8日)站上了3400点。而同时从成交量来说,两市成交额连续三日突破1.5万亿。为何在全球经...
商、协会遍地开花,时下商协会有什么创新盈利模式?
不请自来,我是协协通科技,以下是个人观点:商协会遍地开发意味着竞争压力骤增,而政府脱钩与管理政策意味着商协会主要经费来源被掐断,再加上互联网对各行各...
...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_中国会计网
[回答]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证监局关于印发《甘肃省省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各...
数字人民币来啦,我们的钞票会退出历史吗?
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的比较数字人民币定位M0,是法定货币,通俗意义上是“钱”;第三方支付是支付平台,是“钱包”。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生活中,因终...
阻断法出台了,接下来华为会不会起诉台积电,谷歌和高通?
如果高通、台积电、谷歌、ASML不改变现状,大概率会起诉,但应该不是现在,会在年中或者下半年。因为从阻断法出台之后,这四家都有不正当得利,而且造成华为市...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