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茶圈的“科技与狠活”,快看看你的茶有木有?
近日,一些视频博主用食品添加剂勾兑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的视频让网友直呼惊掉下巴,一时间“海克斯科技”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所谓“海克斯科技”是指通过现代技术制造的一些人工合成产物,不得不说这些“科技与狠活”揭开了很多行业不为人知的“黑暗面”啊!
不可否认,茶圈也存在很多“科技与狠活”,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曾经被曝光过的黑心劣质茶。
需要声明的是,茶界总体品质是达标的,连续数年,茶叶抽检合格率更是高达99.9%,绝大多数茶叶大家都可以放心品饮,这些茶圈的“科技与狠活”只是非常小的比例,但也不代表不存在,所以还是要注意一些。
染色茶
染色茶多见于绿茶、红茶等。
绿茶中多添加铅铬绿,通常情况下,如果杀青不当,导致卖相不好,或者陈茶翻新时,往往都会添加铅铬绿,让绿茶看起来色泽更翠绿,新鲜。
红茶中往往会添加日落黄,同样是为了让红茶色泽看起来更漂亮,比如滇红大金针往往就会有不法商家添加日落黄。
不论是铅铬绿还是日落黄,对人体的脏器和神经都会造成潜在的损伤。
辨别方法:
1、用手揉搓干茶,揉搓后手上有颜色或粉剂样残留,色素茶的可能性很大;
2、仔细看茶毫,正常的茶毫应该是白色的,如果茶毫是绿色,那一定是假的;
3、泡完茶后先不洗杯,观察杯底茶渍。一般茶渍呈浅黄、深黄、橘黄等偏黄偏褐色,如果是浅绿、墨绿、草绿等奇怪的颜色,则可能是染色茶。
高温高湿做旧茶
这种手法多见于普洱茶、老白茶。
大家知道普洱茶、白茶越陈越香,而且老茶往往更能卖上身价,在利益诱惑之下,一些黑心商家想到了拔苗助长的方法,就是通过高温、高湿的环境,不断往茶叶上洒水,让茶叶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让它快速变老,形成色泽红褐的“假老茶”。
这种茶根本没什么品饮价值,更不具备任何收藏价值。
辨别方法
掰一块茶,沸水闷泡,出汤之后,如果茶叶叶底黏腻软懒,或者像粗纤维、烂纸张一样,基本就是高温做旧茶。
香精茶
香精茶,往往用于一些风格偏高香的茶叶,比如茉莉花茶、乌龙茶,而且往往也是劣质茶或陈茶翻新,加入香精、色素后提升茶叶的香气及外观。
辨别方法:
1、正常的茶叶,香气成分沸点较高,要用高度水才能散发香气。如果温水冲泡后,茶叶香气高扬,加上茶汤浑浊不清,极有可能加了香精 ;
2、香精茶的香气刺鼻且不自然,如同劣质香水般让人难以忍受;
3、香精茶极不耐泡,基本头泡之后就没有香气了,而正常的茶叶香气会持续三四泡或以上。
滑石粉茶
滑石粉增光是绿茶常见的作假手法。大家都知道,绿茶主要喝新鲜,但很多绿茶往往一年内根本卖不完。等来年春茶上市的时候,会有一些黑心商家用去年的陈绿茶加入滑石粉,冒充新鲜绿茶。
但其实,滑石粉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是一种化工原料,食用后会导致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问题,而且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级致癌物。
鉴别方法:
不管什么茶,茶汤一定是清澈、透亮的,即便茶毫丰富的信阳毛尖、碧螺春、白毫银针等,茶汤也不会是浑浊的。而添加滑石粉的茶,冲泡后非常浑浊,看上去就像石灰水一样。
高锰酸钾做旧
这也是一种做旧茶的手法,而且比高温高湿做旧方法更卑劣。这种做法主要是让高锰酸钾直接浸泡茶叶,从而看起来变得非常陈旧。
高锰酸钾有毒性、有腐蚀性,会伤害人体皮肤、消化道、肠胃黏膜等,因此这种做法无疑是最丧尽天良的一种做旧方法。
另外,在2014年3.15打假期间,还曾曝光过诸如“鞋油”普洱这种让人闻之色变的劣质茶。
鉴别方法:
如果干茶有碱味、霉味或刺鼻性气味,大概率是添加了化学物质的茶叶,一定要慎之又慎。
糖炒茶
多见于红茶。好的红茶,无需添加任何东西,就有甘甜醇滑的口感,但品质不好的红茶,入口没有甜味,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就开始走旁门左道,直接炒茶时加糖来提升茶叶的甜度。
鉴别方法:
1、抓一把茶,放在手心轻轻揉捻,如果有粘手感而且一掰就断,可能是糖炒茶;
2、拿干茶放嘴里舔一下,如果很甜,那么无疑是糖炒茶;
3、因为挂了糖色,糖炒茶的干茶似有油润反光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茶圈的科技与狠活?
欢迎评论区分享,
帮助茶友一起避坑!
2023年茶科技盘点来了!数字时代,中国茶科技如何勇立潮头?
2023年,茶科技发展再上新高度。
科技是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基石。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答复关于加大我国茶产业科技投入的建议,对茶产业科技装备支撑等四大板块给予相应支持。相关政策不断推进,深化科技赋能,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今年以来,中国茶科技也不负众望,取得了诸多成就。而一系列的茶科技落地实施,全方位驱动茶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聚焦于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可从种植端、生产端、销售端三大维度进行全景梳理。
△信息来源新闻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以茶科技为切口
探索智能化种植新路径
追溯茶科技发展历程,其背后的科研人功不可没。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农技协江西武宁野生茶科技小院等7家涉茶小院正式获批……从茶科研工作者扎根科研反哺茶农,到科研人利用茶科技小院探索产学研用新路径,其均投身于各自所处领域,照亮茶产业发展的前路。从茶产业链的上游——茶叶种植做分析,或许能够更为直观的窥见这些科研工作者所做努力。
茶树品种
中国,是茶之古国。《中国植物志》显示,山茶科一共有约36属700种,我国有15属480余种,茶树数量较多。但茶产业发展并没有止步于此,茶树育种专家们仍然致力于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茶产业亦因此迎来多次蝶变。
茶树品种“秧塔大白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成为普洱市第一个通过登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意味着其拿到了市场准入证,能够正式投入种植,进一步提升育种品质。
△茶树品种“秧塔大白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来源:云南发布
除此之外,各项茶树新品种也纷纷涌现。天府红1号-茶树、甘露1号-茶树2个茶树品种入选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名单;中黄4号、中紫1号等17个茶树新品种被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宜茶1号、福茗8号等19个茶树品种也获农业农村部登记......这些茶树新品种的推广运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科研保障,将有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栽培过程
茶叶绿色生产是茶产业发展的未来。茶科技的广泛应用,为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在八大名山头茶叶的栽培中建立溯源体系,可以对茶园种植监测、生产加工监控等茶叶种植生产环节实现全流程监管。另外,中茶所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科研团队,揭示茶树中儿茶素甲基化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为茶芽检测算法的优化和产量估算提供了新思路。栽培过程得到全方位管控,茶叶品质也将得到保障。
△中茶所茶树生态栽培创新团队在茶树芽叶检测计数和茶叶产量估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论文截图
强化茶科技引领
助推生产端发展
夯实“种植端”后,“生产端”也将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南高原特色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湖南省千亿茶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等地方政策纷纷启动。针对省内农业重点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整合省内外优势科研资源,引进优良品种和技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月18日,项目启动推进会在湖南农业大学召开 来源:科技湖南
在相关项目加持下,茶科技进一步升级成生产效率,茶叶的整体产能得以提升。
1月中旬,中国茶叶学会分别召开了“绿茶加工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及成套装备研发”和“茶树绿色高效繁育技术集成与应用”两场科技成果评价会。到场专家从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前者创制了摊放、杀青等绿茶全程智能化加工装备,全面提升了我国绿茶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后者则构建了茶树扦插苗圃地原土覆膜消杀技术,有效抑制了苗圃病虫害和杂草发生率,病虫害杀灭率达95%以上,杂草抑制率达70%以上。
△“茶树绿色高效繁育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虽然茶产业生产效率得以稳步提升,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方面进展滞后,影响到茶产业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4月18日,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极大程度地推进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等,保障茶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 来源:文件截图
无独有偶,国际标准ISO 20680《White tea - Definition and basic requirments》(《白茶-定义和基础特征》)已正式获得批准立项,该标准是该标准是继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团队发布ISO 20716《乌龙茶-定义和基础特征》国际标准后取得的新突破,推动着福建茶叶以及中国茶叶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新时代。
巧用茶科技
解锁茶业消费新趋势
科技支撑,正成为能否领跑市场的重要砝码。科技赋能下,茶叶产业不仅在生产端实现了高效、智能化的管理,更在销售端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全链路的数字化转型。
有一流的品质,才会有广阔的市场。因此,需要将“生产端”与“销售端”相连接,总结生产经验并着力于后续品质提升。2月23日,2020-2022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项目总结交流会,将原有的46个项目的技术研究成果,以技术团队项目的形式解决茶产业领域里的技术痛点、难点;同样,第31届及第32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聚焦年度茶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深入探讨茶产业创新突破途径。
△2020-2022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项目总结交流会 来源: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随着更多投资者的加入,茶旅无疑将成为带动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南平茶旅智慧地图、大田县茶美人自然生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三项涉茶项目入选2023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科技教育项目,将促成茶旅方面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3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科技教育项目入选名单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纵观全年,通过不断深化科技赋能,茶产业在种植、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2023临近尾声,2024年,如何在更高层次上作好“以科技创新赋能茶产业”这篇大文章?对此,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提出三点建议:
1.借助智慧农业。
茶科技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工智能(AI)技术也包含其中。作为茶业的重要创新领域,AI技术为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借助AI技术的帮助,茶叶产业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加强从种子资源到深加工方面的研究。
通过优化栽培技术、改良品种、创新加工工艺和制定标准,可以推动茶产业发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3、需多方联动。
茶科技不单是科研工作者的事情,而是需要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三家联动,加强茶科技的基础研究,茶科技才能真正为茶产业所用。
茶科技的飞速发展,既是对过去一年成果的呈现,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展望未来,茶科技将持续引领茶产业向更高峰攀升,为茶叶的品质、产量和国际竞争力再添新动能。2024年,期待茶科技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茶业时代。
责编 / 姚艺玲
编委 / 王妙容
相关问答
说说你知道的茶叶界黑科技,嘻嘻(#^.^#)?
Teforia智能泡茶机带有Wi-Fi和蓝牙功能、具有配套移动应用的全自动智能泡茶机,可以扫描专用茶包上的RFID标签,从而按照精确的说明泡出号称“杯杯完美”的好茶...
2020年茶叶产区市场占有率?
2020年茶叶销量,市场占有率为1.9%;2019年中国茶叶红茶产量为3788.2吨,市场占有率为1.2%。从2016年开始,国内逐渐形成茶产业升级换代,茶和公益茶产品就变成了...
云南茶叶批发市场金实一期12幢04号主营橡胶、水稻、玉米、...
[最佳回答]China'syunnanxishuangbannaessenceofbordertradelimitedliabilitycompanyLaossouthtower...
茶叶该如何进行产品创新?
最后呼吁茶企改变茶营销,迎候规模化,进入“量价齐升”的茶年代!抢占茶叶与互联网立异交融的小风口茶文化是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如何与当下大热的互联...
如何看待茶叶行业?茶叶行业到底是属于什么行业?
茶叶行业基本概况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中...
天福天美仕生物科技是做什么的呀~?
天福天美仕生物科技是天福集团旗下的茶产品深加工与营销企集团旗下的茶产品深加工与营销企业,天福天美仕公司通过纳米技术从茶叶中提取出茶多酚、通过酵解技术...
亚洲品牌茶?
1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竹叶青牌茶叶,峨眉高山绿茶,隶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是唐先洪于1998年创立,是国内首家开启品牌化运营的茶叶企业,...
现在5G时代到来,对茶行业有什么影响?
不如登高一楼,从宏观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5g发展实际上是作为最基础的技术进行的一次前期铺垫,在5g发展完善的基础上,人工智能,VR技术等等高科技才能拥有发...
茶叶市场分析?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也日益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茶叶生产消费国都不断出现新的经营...
未来什么茶叶会成为主流?
大隐的咖啡店,总是有着离世般的趣味。没有星巴克的俗气,亦不是东南亚精品咖啡的简单。文艺氛围的渲染中。举杯慢饮或细品咖啡或下午红茶,温馨愉快又让人难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