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HOME
成果转化
正文内容
高科技行业需要人才 建设科技强国急需工匠型人才
发布时间 : 2025-01-22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建设科技强国急需工匠型人才

【科学随笔】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近年来,我国工匠型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因此,进一步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厘清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探索培养路径、搭建培养载体、建强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的工匠型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那么,高水平工匠型人才如何培养?

首先,厘清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是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核心主体,需要自觉肩负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各级政府,尤其是科技、教育、人社等主管部门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系列制度政策,在全社会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科教协同育人体系。行业企业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主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培养工匠型人才纳入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工作计划等。职业院校理应将服务科技创新融入教育目标之中,明确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立足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聚焦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提高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探索培养路径。工匠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精湛技艺,提高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而科技创新项目实践育人是有效路径。应统筹社会资源、集聚多方力量,联合开发科技创新育人项目等教育教学资源,借助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教协同育人体系,探索科技创新项目实践育人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项目立项优先、经费资助优化等激励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培养工匠型人才的育人资源,遵循认知规律和工匠精神内涵要义,将科技项目改造延伸为综合训练项目、导师制培养项目等综合性育人项目,并汇集成项目资源库,由各级政府主导,搭建科技创新项目育人服务平台,形成共建共享共用长效机制。此外,应优化考评机制,推行“科研助理制”,鼓励在校学生、行业企业一线员工进入科研平台、加入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实践,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制定学分、工时认定折算实施细则,形成“人人进平台、人人入团队”的良好局面,在实践中实现科技创新与工匠型人才培养共生共长。

再次,搭建培养载体。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等实体机构,是开展科技创新和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各级政府应集中专项资金,提供专用场地,遴选重点团队,购置关键仪器设备,搭建具有真实场景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公共平台,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强化创新平台的育人功能,支撑工匠型人才培养;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数字化育人空间,将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融入工匠型人才培养之中。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按照“政行企校”共建共管共享原则,搭建地方产业技术中心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实体技术平台,按照技术细分组建科研小组,由各级科技部门滚动遴选“科技特派员”下沉指导,通过立地式科技服务,联合培养工匠型人才。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中试基地,从政府财政资助,地方龙头企业、民间风险投资入股,相关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科技成果进行风险评估,择优开展中间试验,研制新工艺、新产品,搭建将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应用中的桥梁,在成果转移转化中培养工匠型人才。

最后,建强师资队伍。培养工匠型人才的师资,包含学校教师、科研导师和企业工程师等多方主体,如果师资水平不高、知识陈旧、工程能力不足,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便是空中楼阁。因此,应制定中长期师资能力提升培养计划,开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核心的师资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推动师资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对标数字素养核心指标,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等主题,系统提升师资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素养,强化师资队伍的知识迭代能力。应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综合平台优势,选派院校教师“带课题下企业”,企业技术人员“带项目进院校”,形成职业院校教师聘为企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聘为院校兼职教师的“校企互聘”长效机制,联合开展工艺改进、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项目,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新兴产业,组建学科交叉、信息互通的重大技术攻关团队,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培育师资队伍重大项目攻关能力。通过专题培训、技术服务和项目攻关,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水平,助力工匠型人才培养。

(作者:贺星岳、黄金永,分别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科研处副处长)

建设科技强国急需工匠型人才

【科学随笔】

作者:贺星岳、黄金永(分别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科研处副处长)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近年来,我国工匠型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因此,进一步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厘清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探索培养路径、搭建培养载体、建强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的工匠型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那么,高水平工匠型人才如何培养?

首先,厘清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是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核心主体,需要自觉肩负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各级政府,尤其是科技、教育、人社等主管部门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系列制度政策,在全社会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科教协同育人体系。行业企业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主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培养工匠型人才纳入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工作计划等。职业院校理应将服务科技创新融入教育目标之中,明确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立足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聚焦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提高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探索培养路径。工匠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精湛技艺,提高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而科技创新项目实践育人是有效路径。应统筹社会资源、集聚多方力量,联合开发科技创新育人项目等教育教学资源,借助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教协同育人体系,探索科技创新项目实践育人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项目立项优先、经费资助优化等激励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培养工匠型人才的育人资源,遵循认知规律和工匠精神内涵要义,将科技项目改造延伸为综合训练项目、导师制培养项目等综合性育人项目,并汇集成项目资源库,由各级政府主导,搭建科技创新项目育人服务平台,形成共建共享共用长效机制。此外,应优化考评机制,推行“科研助理制”,鼓励在校学生、行业企业一线员工进入科研平台、加入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实践,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制定学分、工时认定折算实施细则,形成“人人进平台、人人入团队”的良好局面,在实践中实现科技创新与工匠型人才培养共生共长。

再次,搭建培养载体。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等实体机构,是开展科技创新和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各级政府应集中专项资金,提供专用场地,遴选重点团队,购置关键仪器设备,搭建具有真实场景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公共平台,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强化创新平台的育人功能,支撑工匠型人才培养;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数字化育人空间,将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融入工匠型人才培养之中。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按照“政行企校”共建共管共享原则,搭建地方产业技术中心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实体技术平台,按照技术细分组建科研小组,由各级科技部门滚动遴选“科技特派员”下沉指导,通过立地式科技服务,联合培养工匠型人才。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中试基地,从政府财政资助,地方龙头企业、民间风险投资入股,相关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科技成果进行风险评估,择优开展中间试验,研制新工艺、新产品,搭建将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应用中的桥梁,在成果转移转化中培养工匠型人才。

最后,建强师资队伍。培养工匠型人才的师资,包含学校教师、科研导师和企业工程师等多方主体,如果师资水平不高、知识陈旧、工程能力不足,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便是空中楼阁。因此,应制定中长期师资能力提升培养计划,开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核心的师资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推动师资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对标数字素养核心指标,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等主题,系统提升师资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素养,强化师资队伍的知识迭代能力。应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综合平台优势,选派院校教师“带课题下企业”,企业技术人员“带项目进院校”,形成职业院校教师聘为企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聘为院校兼职教师的“校企互聘”长效机制,联合开展工艺改进、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项目,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新兴产业,组建学科交叉、信息互通的重大技术攻关团队,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培育师资队伍重大项目攻关能力。通过专题培训、技术服务和项目攻关,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水平,助力工匠型人才培养。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8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问答

高科技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认为,高科技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

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

[最佳回答]科技发展需要很多条件:基本的条件我认为有高科技人才、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国家政策支持、足够的经费、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以上的条件如高科技人才的...

一般企业要多优秀的人才?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在头条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大...

为什么好公司招聘时非要高学历要求,难道有技术有经验就只能埋没吗?

企业招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原因: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才竞争的必然结果。提升招聘档次,提升企业形象。企业认为学历至少代表学习能力,学习...

...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_作业帮

[最佳回答](1)依据题干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回答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学生可从创新的意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富强的决定因素是科技人才,还是自然条件?

当然我们也有正视现实,有部分留学海外留学生和人才的流失,我相信随时国家的富强,我们的制度逐步完善,我们科技人才队伍将更加壮大,科技强国的中国梦必将成为...

深圳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高科技人才?

文/现代人的那些事近年来,深圳都在不断强调“人才”,实施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多项奖励、资助政策“加码”。市区人力资源部门狠抓技能人才队...

乌克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为什么有人说它们有很多高科技公司和人才?

乌克兰制造;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以乌克兰“南方设计局”、“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巴甫洛格勒机械制造厂”、“南方机械制造厂”为主干,构成359...

为什么有人说国家的强大要靠高科技尖端而不是房地产?

房地产能结构简单,一层一层的盖就可以了,高科技呢,截然不同,没有高科技,中国就会被卡脖子,真正打起仗了,房地产有什么用?😳,没有高科技,怎么保卫家园?...国防现...

2021年国家紧缺型人才都有哪些?

2021年国家紧缺型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人才、人工智能专家、大数据分析师、云计算工程师、物联网专家、新能源工程师、生物医药研发人员、高端装备制造工...

 许新建  katrina bowden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