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百岁争议背后:高科技企业还是金融投机?
【文/观察者网 奕含】“一百岁不封顶,我们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做到这一点”、“我们员工中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员工肿瘤发现不得晚于医院”……
最近华大基因频频占据财经媒体头版,先是董事长汪建的“大嘴巴”语惊四座,然后各路媒体竞相揭短。到底底华大基因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是民族科技企业标杆,还是造概念的金融投机团伙? 观察者网小编做了一番考察: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
一 市盈率太高?
提到华大基因,有两个事令其声名鹊起:一是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项目),二是第一时间破译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成功研发SARS诊断试剂盒。目前,华大基因自称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尚无人对此提出质疑。
去年7月,华大基因上市,此后市值一度突破千亿,股价仅次于茅台,被誉为(生物)业界腾讯,成为A股明星公司。风光无限的华大基因股价涨幅过大,不得不停牌核查。当时就有不少媒体炮轰华大基因市盈率过高。市盈率即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数值越低表示投资价值越高;反之就可能存在泡沫。
华大基因在股价最高点时,市值突破千亿,市盈率达到了186倍。目前华大基因的市值已近“腰斩”,但市盈率仍超过135倍,高于不少优质大企业。如阿里巴巴现在的市盈率为50多倍,腾讯控股的市盈率为30多倍,京东方市盈率最高时也只是略超过75倍。从行业内部看,基因测序的龙头企业Illumina目前的市值412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639亿元),其目前市盈率也只有72倍左右。
当然,市盈率高本身不一定是严重问题,投资者完全可能因为认同公司未来发展潜力而承认股票溢价。但作为科技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潜力就是科技研发,而与类似企业相比,华大基因的研发投入并不能为高市盈率提供足够理由。日前,媒体竞相分析华大基因2017年度年报,重点指出其研发费用不断下滑。
二 研发不足?
根据年报,华大基因2017年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3%,较2016年的1.76亿元下滑1.13%。在全球基因测序巨头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科技企业纷纷对研发投入重金、避免落后时,华大基因的研发投入比例的确引人深思。
媒体指出,华大基因的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多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如沃森生物2017年研发投入接近总营收的一半;广生堂、艾德生物、达安基因等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都超过10%。
广生堂2017年度年报截图
此外,在“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这一项中,华大基因连续两年该项目为0。
研发费用资本化意味着公司投入的某一笔研发费用可以较为确定地产生产品和效益,从而被算作公司无形资产的过程。一般来说,早期研发费用只能算作当期损益,不算资产。《新京报》援引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至今,华大基因的研发费用没有一笔达到资本化要求。
作为华大基因的“对手”,其他生物、基因公司像贝达药业、达安基因、安科生物在2017年分别有1.78亿元、7084.17万、6055.58万的研发费用进行了资本化。
国际方面,曾让汪建抱怨的老对手、市场份额达到七成的生产测序技术设备供应商Illumina,近三年研发费用投入超过90亿元,投入占比保持在20%左右。相比之下,华大基因总计投入4.53亿元,投入占比维持或不到10%。
华大基因表示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管理层对媒体表示:对于研发投入的重视是华大基因主旋律之一。由于华大基因研发策略,基本每两年公司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研发周期的投入,预计2018年有望大幅提升,将增长48%~53%。
三 盈利如何?
企业的核心目标是盈利。华大基因的利润还在增长,但增长率出现了放缓趋势。据悉,华大基因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9.66%,后者增速降到两成以下。
相比之下,市盈率不如华大基因的Illumina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为7.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左右),华大基因同期的净利润只是其零头。
除了市盈率、净利润外,应收账款和投资活动等现金流出也值得一提。
2017年,华大基因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2.55%,预付账款增长57.23%,存货增长88.31%。公司解释称,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所致。据悉,应收账款反映了企业的债权,其数额越大,意味着坏账的可能性也越大。
四 研发不如买理财?
同时,年报还披露,去年华大基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16.17亿元,增幅为35.58%。公司称,主要因报告期投资理财产品增加致现金流出增加。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华大基因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0.9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9.13亿元,募集资金为1.8亿元。其首次公开发行实际募资金额为4.83亿元。这意味着,37%的募集资金买了理财。换句话说,用于购买理财的募集资金超过了当年研发投入。
观网小编整理了A股中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9家医药、生物概念股公司去年的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投资活动资金流出等情况。
同行业对比显示,华大基因购买大额理财产品的行为算得上常见操作,而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等指标也属正常。
不过在购买理财产品方面,在小编收集的数据里,华大基因委托理财发生额以及使用募集资金数额最大。 而到期赎回的理财产品共带给华大基因1716.64万元收益。目前仍有1305.7万元收益尚未收回。
五 一直在舆论风口的华大基因
早在此次媒体聚焦之前,业内人士就对华大基因提出过质疑。
2012年,北大教授饶毅在博客撰文,质疑华大基因在成立之初存在“公私同行”。
之后,行业圈内不时传出“缺乏核心技术”的批评,汪建也称自己是“科技民工”,而非“科学家”,引发外界“谷歌”还是“富士康”的类比争议。
外界还注意到,华大基因的销售费用一直在稳定增长,近两年增速超过两成甚至三成,无论是销售费用总量还是在营收中的占比,均高于研发。
对此,搜狐号“科技经验”就撰文批评华大基因负责人“嘴上说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全是生意”。不注重研发,只加强推广,在技术上没有优势,这样的企业要发展恐怕只是“吹牛”。
华大基因主推的,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测序,号称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
而基因测序行业,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以美国 Illumina 公司为代表,生产高科技测序仪和试剂耗材;
下游以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医院、高校、制药公司等)为主;
中游则以华大基因为代表,提供测序代工服务。
简单讲就是向上游买个先进的基因测序仪,培训一批测序操作人员,为下游提供基因检测服务。
所以华大基因也被称为:基因界的富士康。。。
行业壁垒低到什么程度呢?据说。。。经过几个月培训,就能掌握测序业务,再花钱请人买设备,就可以建立测序公司了。
不过,有行业大牛说过:基因测序代工业务未来一定会逐步萎缩乃至消亡。
原因很简单,壁垒这么低,下游公司干嘛不自己做。
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选择独立买设备,不再需要代工,华大基因的科研服务收入已经在逐年萎缩。
华大基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努力往上游发展。
2013年,收购了生产测序仪的 CG 公司。
但咱都知道,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CG 公司真的牛掰,也不会沦落到「卖身」的下场。
业内人士对此的评价是:CG 的技术与 Illumina 相比,和小灵通与 iPhone 的差距一样大。
而汪建此前反对人们接种宫颈癌疫苗,“接种疫苗一次价格在4000元左右,隔五年需要重新注射。如果换成基因检测,则只需要每3年花50块钱做一次”,就很难让人撇清华大基因董事长不是在借科普推销公司产品。诚如网民的反驳: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检测却只能告知人们是否患病。
知乎上还有“你为什么从华大基因离职?”的提问,“求发展”是回答者普遍的主题,具体原因或是“没有前景,混日子”,或是“钱少”,亦或是“看不到科学技术上的发展”。
当然“活不到100岁”也是个重要原因。
在知乎上也有“你为什么加入华大基因”的问题。在回答中,“稳定”成为主要理由。
就在近日汪建有关“员工需活到 100 岁”的言论和给员工定下的“三大纪律”后,知乎网民、医学网站丁香园账号@丁香医生 从科普的角度质疑:
看来,无论是医学伦理问题、检验技术问题,还是纪律问题,汪建的说法都有失偏颇。这个拥有医学背景、曾为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执行主任的企业家,竟会说出如此不靠谱的话,在自我炒作的道路上走的太远。
总的来看,华大基因说得上是一家“中规中矩”的本土生物公司。无论是公司自我宣传的高科技领军企业形象,还是部分财经媒体渲染的金融投机团伙形象,都不能完整描述其真实情况。而董事长本人的炒作引发媒体集火攻击,也算是企业公关的典型错误案例了。
金融专业还值得这届年轻人选择吗?——从科技角度的一些解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了。今年多了一个热门话题:“优秀考生还应该选择金融专业吗?”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两三年前就逐渐付出水面了,只是今年由于一系列财经大V(例如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的参与,以及金融业反腐控薪的持续深入,其热度进一步提升。
对金融行业悲观的论据,主要是监管方面的:自从2019年以来,关于“警惕经济过度金融化”的说法就反复见诸官方媒体;2021年以来,“破除金融精英论”的说法也被主管部门和智库反复提及。再加上国内资本市场(除固定收益之外)的景气周期下行,金融从业者遂陷入了多年以来罕见的尴尬局面。没有人能保证这种局面能在四年内结束,所以也很少有人敢建议这届年轻人选择金融专业。
我也认为这届年轻人(PS:我也把自己定义为年轻人,只是生理年龄偏大)应该谨慎选择金融专业,不要向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前辈那样把金融业当做进入金领行业的捷径。但是我的论据有所不同:如果这个行业面临的仅仅是监管和景气周期的问题,那反倒好说了,因为总归会有宽松的一天;但是这个行业面临的更多是结构性的问题,尤其是来自互联网、AI、Web3等科技创新的冲击。这个过程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可能持续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
信息科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所有行业,但是金融业可能是被改变最彻底的一个传统行业。作为从业十多年的前证券分析师,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改变:早在 2008 年,分析师与客户还依靠电子邮件和固定电话交流,信息沟通的时间以“工作日”为单位计算;到了 2012 年,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席卷资本市场,金融机构都忙着开发自己的移动App和社交媒体账号;2020年以后,国内金融从业者几乎完全依靠微信交流,信息传播的时间单位早已下调到“小时”乃至“分钟”。
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是传统金融业务皇冠上的明珠——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即所谓“华尔街”业务。传统上,华尔街巨头依靠的无非是信息和资源优势。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优势已经被逐步瓦解,直至荡然无存:
电子交易功能的普及,使得金融资产的价格更加透明,投资者无须经过职业经纪人或交易员即可进行交易。大宗交易或结构化交易还是需要专业机构参与,但是它们在全部交易中的占比很低。财经新闻、公司公告和监管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任何公开信息都可以在一瞬间传遍全球。投资者不再需要专业分析师来告知这些信息,甚至不需要分析师来解读。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还致使投资者对金融服务的价格更加敏感。他们可以轻易对比基金的管理费率、券商的佣金率,从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不但个人会这样做,机构投资者也会这样做。即使是IPO(首次公开发行)这种高度复杂、最具专业性的投行业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科技进步的影响。高度发达的通信和信息传播手段,意味着IPO定价流程越来越简单透明。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在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集中爆发。 由于传统业务的利润日益微薄,华尔街巨头不得不更加依赖自营交易,也就是投入更多自有资本进行投机。它们还更加依赖非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蕴含着难以估量的风险。从那以后,各国监管部门均加强监管,限制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自营交易,并要求其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从次贷危机中幸存的华尔街巨头,其发展重点纷纷转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更稳定的业务。进入21世纪20年代,高盛成为了美国用户增速最快的信用卡发卡行,而摩根士丹利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私人财富管理机构之一。放到次贷危机之前,这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不妨展开讨论一下高盛与苹果联合开展的信用卡业务(Apple Card),因为它形象地显示了华尔街金融巨头在硅谷科技巨头面前是多么软弱,双方的实力和议价能力早已不成正比。在2019年8月苹果推出Apple Card之前,巴克莱、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都与其商谈过合作,但是全部知难而退。因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Apple Card的服务条款非常苛刻:无年费、无任何隐藏费用,利率不高,鼓励用户提前还款,申请门槛极低。 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将承担很高风险,却近乎无利可图。
最终高盛选择了接受苹果的苛刻条件,原因很简单:高盛错过了华尔街的转型浪潮,现在必须在消费金融领域加倍下注。过去十多年,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已经基本转型为一家“买方机构”,摩根大通则一直在打造“全能银行”的道路上前进。高盛仍然保持着在投行和交易业务方面的领先地位,可是这些业务正在变得无足轻重。所以,高盛CEO David Solomon只能寄希望于消费者与小企业客户——他成立了新的“平台解决方案”部门(Customer Solution),包括信用卡、商户融资、结算银行、企业合作服务等多项业务,它们都与传统的华尔街业务相去甚远。
高盛显然知道,与Apple Card合作近乎无利可图,但这是它迅速获得海量个人客户的唯一机会。而且,高盛希望以信用卡服务为“引子”,养成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认知,逐渐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高利润服务。毕竟,与其在财富管理领域与摩根士丹利、瑞银等武装到牙齿的对手竞争,或者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广阔的零售银行领域乱撞,与苹果合作可能还好一点。结果,Apple Card成为了近年来美国增长最快的信用卡服务,其持卡人突破了1000万。在此基础上,苹果推出了现金储蓄账户,以及“先买后付”等服务,它们非常符合苹果CEO Tim Cook的“服务战略”。仅就Apple Card业务本身而言,苹果至少享受到了如下好处:
Apple Card自带购买苹果产品24个月免息功能。虽然很多信用卡也提供类似功能,但Apple Card的发卡门槛更低,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Apple Card让苹果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用户交易数据。虽然这些数据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但总归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财富。如果用户愿意把自己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留在苹果生态里,那他就不可能离开苹果生态了。苹果金融服务可以与健康、娱乐、教育等服务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的消费服务生态。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服务业务的一切进展都很激动,甚至胜过了对苹果新产品的关注程度。只要Tim Cook宣布“我们的服务还有拓展空间”,苹果的估值就可以迎来一波提升。可是在这背后,高盛付出了沉重代价: 截止2022年底,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命周期中,Apple Card已经让高盛亏掉了至少10亿美元;整个“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亏掉了30.3亿美元。2023年,高盛与苹果重新洽谈了Apple Card的合作条款,具体细节没有披露,但高盛终于稍微亏得少一点了,长期盈利的希望大一点了。但这仍然是一场不平等的合作。在这场“非对称合作”当中,苹果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威力,这也是科技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威力:
Apple Card的坏账率并不高,这无疑应归功于苹果的大数据技术。要知道,苹果的策略是“尽可能多发卡、快发卡”,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实现较好的风险管理,实在难得。高盛在Apple Card业务上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费用过高。分析师估计,高盛要为每个用户向苹果支付数百美元的费用——再次证实了后者具备绝对的议价主动权(2023年重新谈判了费用)。苹果通过各种方式催促用户提前还款,果然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是高盛无利可图的重要原因——没有欠款,谈何利息?这再次证明了苹果有能力对客户行为进行深度管理和诱导。在多次讨论出售之后,高盛还是同意与苹果续签合作至2029年。苹果同意降低费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盛实在没有更好的获取消费者的方法了,只有硬着头皮与苹果合作。曾几何时,我们认为金融业是一切商业食物链的最顶层,华尔街是坐在收银机后面的“最后老板”。可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就开始了向硅谷“交棒”的漫长旅程。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华尔街传统的投行、证券交易、固定收益等业务其实还在缓慢增长,只是大家都不再关注这些业务。科技巨头接管了数据,接管了用户,也接管了对用户的影响力。它们甚至没有兴趣亲自接管金融业务,只是把其中最肥的部分留给自己,把脏活累活留给金融机构——Apple Card就是一个最佳的案例。
生成式 AI 的普及,必然有助于科技巨头向金融业进一步扩张。就拿上面提到的Apple Card来说,更先进的AI算法可以更高效地分析用户数据,尤其是那些零碎的、非文本化的数据,从而得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以控制风险。AI对金融业的改造远不仅限于消费金融业务:早在ChatGPT诞生之前,美国就出现了一批以“AI投资顾问”为主打的财富管理公司;在GPT普及之后,AI投资顾问能做的事情会大大增加,与用户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对于历史悠久的财富管理行业而言,这不啻一场地震:当投资顾问的个人素质变得不再重要,财富管理公司还能比拼什么?无非是产品和技术罢了。
我们可以深刻地意识到:“金融科技”发展的本质,就是科技行业对金融行业领地的不断侵蚀; 在这个过程中,大批金融从业者要么失业,要么主动或被动地转为科技从业者。AI技术的进化,只是科技行业对传统金融机构施加的最新一记重拳而已。在ChatGPT诞生后短短半年之内,AI自动撰写的财经评论已经给华尔街分析师造成了巨大压力;AI强大的PPT生成能力和电子邮件撰写能力让投行的实习生和入门级员工失去了存在价值;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由 AI 主导生成一份几百页的招股说明书恐怕也不是难事。再过十年,金融业还能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继续存在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谨慎选择或者尽量不选择金融专业,是明智之举。
当然,传统行业几乎都受到了互联网、生成式AI和Web3等科技创新的冲击。人们肯定会问:“金融专业不行了,什么专业行呢?”这就不是我能回答的了,毕竟我既不懂人力资源也不懂教育。希望以张雪峰为代表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们,能够站在务实的立场,帮助这届年轻人解决上面的问题。
相关问答
有多少人在深圳专门从事投机行业?
投机和投资的差别是,投机属于广东话,投资属于普通话。记住,深圳是在广东省,你记得用什么话说这个词语就好!投机倒把的典型人物就是王石用火车皮倒卖玉米。...!...
学金融专业有什么好处-懂得
首先,在现在这个以第三产业为导向的社会里,金融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很难以没落的,金融(FIN)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
华尔街妖圣利佛莫尔与投机天皇索罗斯,都是金融投机超级巨星,谁操盘更凶残?
来自百度的回答:1907年利弗莫尔做空美国股市,导致股市崩盘,J.P.摩根派人请求利弗莫尔不要再做空股市,给美国股市一个喘息的机会1919年威尔逊总统亲自邀请利...
97年,金融危机时候,索罗斯如何做空泰铢的?
在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大名如雷贯耳,狙击英镑获利10亿美元,做空泰铢获利20亿美元,做空日元获利10亿美元。1997年这场席卷东南亚的亚洲金融风暴...
为什么社会需要金融投机-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为什么会浪费我就投机我感觉投机更像是一个基点通过投机才会形成GDP回来再想社会无处不在都存在着投机有了投机才形成的金融并且由于收费较低:一:1...
国际金融投资商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漏洞进行货币投机炒作...
[最佳回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主要是由于国际金融资本导致的,不是繁荣导致的.B.材料看不出东南亚国家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机制缺乏.C.结合所学...
聪明的人才能学金融么?这个行业的压力比其它行业的都大么?
谢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帮你解答一下.首先阐明一下个人观点。我不认可只有聪明人才可以做金融行业,我觉得只要你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就可以做。金融业分为好多种...
【材料一2013年,以“xx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
[最佳回答](1)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时,人们往往是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②客观...
金融投资公司可以有哪些盈利方式-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金融公司的赚钱之道“商业模式”,简单理解即“赚钱模式”,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赚钱盈利。一、保险: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1、预定利润率:(1)...
如何提高自己的金融智商?
想要提高金融智商,最基本的要从两个方面做起,第一是着重去关注各个媒体的经济新闻,刚开始听不听懂没关系,遇到不懂得就去百度查资料,不出三个月你就可以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