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HOME
成果转化
正文内容
高科技行业人物画 「在水一方」——何俊人体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 : 2025-02-05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在水一方」——何俊人体作品欣赏

何俊艺术简历

何俊、男、出生于湖南、先后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1999年-2014年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清华大学人物画高研班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社湖南画会成员、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湖南水彩画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青年美协理事、湖南工笔画学会理事、现居天津。主攻山水、人物,擅长水彩、花鸟画、及书法篆刻。出版有高等美术学院《素描教程》、《何俊水彩作品集》,《当代艺术名家风范-何俊山水作品集》《何俊工笔画作品集》《何俊水彩》《绘艺录》。主要作品散见于《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经典收藏》、《神州诗书画报》、《美术大观》、《美术界》、《书画研究》、《中国画》、《中国画家》、《国画经典》、《中国花鸟画》、《美术教育研究》、《美术馆》、《环球人物》、《大唐美术》、《东方美术》、《美术报》、《艺收藏》、《收藏界》、《集藏天下》、《收藏天地》、《美术馆》、《芒果艺术》、《中国书画家》、《华夏书画报》、《书法报》、《艺术中国》、《创作与研究》、《湖南书画》、《当代艺术文献》、《山水写生》、《工笔人物》等专业美术杂志及刊物。2012年入选湖南省艺术人才“三百工程”。清华大学杨国平意象山水高研班助教。湖南卫视《艺术玩家》《世界看中国》及河南卫视《书画中国》曾作专题报道。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二十六幅精品佳作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扬州八怪包括:高翔、黄慎、金农、李方膺、李鱓、罗聘、汪士慎、郑板桥(郑燮)八人绘画作品。我们首先来分享罗聘白描精品佳作绘画作品。

罗聘 (1733~1799)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运道人、蓼州渔父,汉族,祖籍安徽歙县呈坎(现属徽州区),其先辈迁居江苏甘泉(今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罗聘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次年南归。三十八年(1773)逗留泰安。42~46岁游历鲁、晋、豫、鄂等地。47岁时二次赴京,在外漫游10年。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维妙维肖,传为名胜,惜乎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上京师,8年后返回扬州。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四年(1799)逝世。

主要传世作品有《剑阁图》、《墨梅图》、《锁谏图》、《双色梅花图》、《药根和尚像轴》、《邓石如登岱图》、《竹石图》、《秋兰文石图》、《团扇徘徊图》、《水仙竹石图》、《梅竹双清图》、《古木霜筠图》、《竹园清饮图》、《花卉图》、《墨竹图》、《净名居士像》、《山鬼图》、《丁敬像》、《梅花册》、《易安像》、《草亭两峰图》、《醉钟馗图》、《兰菇图》、《竹兰石盆图》、《清汐旧院图》、《金农像图》等

清朝中期罗聘《剑阁图》赏析

《剑阁图》轴,清,罗聘作,纸本,设色,纵100.3厘米,横2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剑阁图》取全景式构图,使人顿生亲临其险绝之地的感觉。画面近处一行商贾缓缓走向水畔山岩下的歇脚茅店,店后山冈重叠,曲径盘环,碧树成荫。飞架溪岸的木桥上,三五旅人策蹇而过。危险栈道依山势蜿蜒攀附于绝壁之上,隐隐与山腰浮动的岚气相接。如练飞瀑倒悬崖间,苍松翠柏遍布峰峦,壁立奇峰直逼云霄。雄关居于巍耸的群山之中,更显崔嵬气势。图中布局紧密,山石多是由干墨皴擦而成,墨色凝重,笔法苍逸。雄峰之上轻敷淡赭,间以青翠古木,既丰富了画面层次,又为蜀道奇险之景增添了些许秀色。

此图是他为即将入蜀赴简州任的水屋先生张道渥所绘。罗聘虽未尝亲睹蜀道的峥嵘山色,但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巧妙地将李白《蜀道难》诗中所描写的剑阁“一夫当差,万夫莫开”的雄壮奇绝之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着实令人钦佩。本幅左上端有翁方纲诗跋,裱边有吴锡麟、张问陶、赵怀玉、邵晋涵、孙星衍、宋葆淳、江健等人的题跋。

清朝中期罗聘《墨梅图》赏析

《墨梅图》轴,清,罗聘作,纸本,墨笔,纵125.5厘米,横4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题:“白玉蟾善画梅,梅枝戍削几类荆棘,著花甚繁,寒葩冻萼不知有世上人。玉蟾本姓葛名长庚,出游海上,号海琼子,又号缤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殆乎仙者也。昔年曾见其小幅题诗亦清绝,今擬之颇多合处。予初号两峰子,又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蓼洲渔父、鹿裘生、人日生人,可谓遥遥相契于千载上矣。此帧为云峰先生作回溯厥画梅之源自若家始也。己亥孟冬罗聘记”。钤“两峰”白文印。“己亥”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罗聘时年47岁。

图绘傲风凌寒的梅花竞相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致。图中花瓣或以仿元赵孟頫的“水墨”法墨晕,或以仿元王冕的“空圈”法线勾,无色晕染的花瓣于交叠辉映中,自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丽质,这种气质正是作者仿南宋葛长庚的梅画所要追求的清绝意韵。

清朝中期罗聘《锁谏图》赏析

《锁谏图》卷,清,罗聘绘,纸本,墨笔,纵32厘米,横2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楷书落款:“仿阎立本锁谏图,寄萧生湘客装藏。扬州罗聘。”钤“罗聘”白文方印、“遯夫”朱文方印。本幅另有“清玩草堂”、“半丁审定”等鉴藏印五方。尾纸有谢兰生于道光甲申年(道光四年,1824年)抄录的《晋书》中关于陈元达锁谏故事的一段文字,还有张唯屏于道光己丑年(道光九年,1829年)题写的对于《锁谏图》的考证文字。

此画最成功之处在于针对人物的神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只见陈元达双手持笏,紧抱大树,嘶喊着进谏之言,尽忠、尽职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两名侍卫拉住陈氏的腰带与上衣奋力外扯,他们虽然胡须飞扬,双眼圆睁,亦不能将其奈何;穿着便服的刘聪横眉相向,目露凶光,放在膝上的左手紧握,显然十分激动,余怒未消的神态跃然纸上;合手伫立的刘皇后眼见事端因己而起,心神不宁,急派侍女送交君王密柬以缓解急迫的形势。

画面对紧张氛围的渲染及对人物形神的描绘吸引了观者的视线,显示出画家独具一格的精妙构思。就画法来看,人物容颜用细笔描绘轮廓,须发纤毫毕现,面部略施淡墨表现起伏,服饰穿戴的线条勾写顿挫转折自具章法,有拙涩古朴之趣,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罗聘娴熟地驾驭笔墨的高妙功力。

以此图与现藏美国弗利尔艺术馆、相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的《锁谏图》相比照,人物的位置、动作基本没有太多变化,罗氏之作只是省略了皇后一侧的假山石与树丛,添加了陈元达右侧的几名侍卫。另外,罗聘还将原本用设色之法图写的表现形式改作白描,使画作平添了些许雅致。

清朝中期罗聘《双色梅花图》赏析

《双色梅花图》轴,清,罗聘绘,纸本,墨笔,纵126.6厘米,横32.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题:“密萼繁枝二色梅,墨池水影结胚胎。细看黑白分明甚,千万花须数不来。元松雪道人画花全用水墨,煮石山农画花全用空圈,未有合二法为一帧者。余因作此以自娱悦。罗聘记”。钤“罗聘私印”白文印。鉴藏印有“明存”、“读骚如斋鉴赏之印”等,共四方。

图绘蟠曲出枝的梅树,其上梅花盛开,如珠似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致。由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仿元代赵孟頫的“水墨”法和王冕的“空圈”法所绘。花瓣或以墨染,或以线条双勾,呈黑白二色的梅交相辉映,故题名“双色梅花图”。通过此图可见,罗聘对于传统梅画技法的学习不拘泥于一家一派,而是博众家所长,并且能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自成一体。罗聘最终以繁花密枝式的构图,古拙质朴的笔法和秀逸典雅的审美格调,成为“扬州画派”中最有影响力的梅画代表人物。

清朝中期罗聘《药根和尚像》赏析

 《药根和尚像》轴,清,罗聘绘,纸本,墨笔,纵120.8厘米,横5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上方吴廷飏篆书“双树主人药根和尚像”。右下钤“罗聘之印”朱白文印。又伊秉绶、包世臣、阮元三家题记及印记六方。

据包世臣题记:“……药根居扬州新城花园巷内之双树庵,持界严而工诗。两峰宿根清净,与药根最善,一时名流题此像者遍其缃佚……”包世臣题中亦提及此像在药根逝后被山僧改款、后又被恢复原貌的坎坷经历。

本幅墨笔画药根和尚跌坐像。药根身着僧装端坐于大石之上,微须,戴风帽,宽袖中的双手拢于身前。人物造型准确,形象奇古,运线简朴,笔墨娴熟,由此可见罗聘佛像画的面貌。

清朝中期罗聘《邓石如登岱图》赏析

 《邓石如登岱图》轴,清,罗聘作,纸本,墨笔,纵83.5厘米,横5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左下款识“扬州羅聘寫”。下钤“寫真不貌寻常人”。画幅及诗堂、裱边有左宗棠、康有为等人题诗。曾经邓石如后裔邓以蛰收藏。

邓琰(1743--1805年),字石如,安徽怀宁人,清中期著名篆刻家,有“邓派”之称,兼善书法。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邓石如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享誉书坛。

图中所绘取日观峰顶一角,悬崖之下,云烟缭绕,身处此景,邓石如思绪万千。画家在图中深刻地揭示了邓氏当时的心情,故被邓石如视为珍爱之物。《完白山人诗存》中记:“余(邓石如)与两峰遇于京师,两峰为作《登岱图》,因作篆以报之。”文中所说的印便是此图中的“写真不貌寻常人”,可见两人的友谊之深。

此图画山用笔挥洒自如,淡墨皴染中用浓墨点苔,流云与突起的岩石相映衬,使山峰具有动势。人物画法有金农笔意,头部较大,略为夸张,但刻画精细,人物神态的沉稳与景物的动势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气韵和心境,表现了画家凝练的绘画技艺。

清朝中期罗聘《竹石图》赏析

清罗聘竹石图绢本 墨笔121.8cmx58.8cm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此画中以浓淡二墨写竹竿枝叶,水墨撇脱,随意挥洒,以浓淡枯润的变化,尽现竹之风致意态,有云雾迷潆之感。画意空灵湿润。小溪之畔,怪石嶙峋,以干笔湿墨勾染点皴,色泽凝重,富有体积感。此画反映了作者驾御笔墨的高超水平,是不可多得的一幅写竹佳作。

清朝中期罗聘《秋兰文石图》赏析

清罗聘秋兰文石图纸本 墨笔149cmx32.2cm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此画构图简单,怪石以焦墨勾出,通体以墨彩晕染,厚重凝炼。秋兰则舍弃了当时所盛行的水墨撇写之法,而以双钩白描绘出,略施淡墨,写出兰丛繁茂之貌,以浓墨点提花心及地面野菜。画面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灵动之感。

清朝中期罗聘《团扇徘徊图》赏析

清 罗聘 《团扇徘徊图》纸本 墨笔98cmx31.9cm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指画,以水墨画一侧面仕女,手执团扇目视前方,似进似退徘徊不定。右上角画一飞雁,上下呼应,连成一脉。画题“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署款“甲寅新秋两峰道人以指头图此见赠。回忆王江宁长信秋词语,遂援笔书之。春湖”。

清朝中期罗聘《水仙竹石图》赏析

清 罗聘 《水仙竹石图》纸本 设色31.8cmx118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清朝中期罗聘《梅竹双清图》赏析

清 罗聘 《梅竹双清图》绢本 墨笔25.11cmx322cm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罗聘对花卉最为钟情,自言:“常梦入花之寺,因自号花之寺僧”,所画梅、兰、竹等皆极精妙。罗聘画竹,被评为:写竹不满十数叶,能使叶叶生长风。此图格调清新,得写生之妙趣。以水墨撇脱来表现,自可随意挥洒,因其浓淡枯润的变化而得其风致意韵。

清朝中期罗聘《古木霜筠图》赏析

清 罗聘 《古木霜筠图》纸本 墨笔107.9cmx24.1cm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清朝中期 罗聘《竹园清饮图》赏析

清朝中期 罗聘《竹园清饮图》纸本设色,80×54.6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清朝中期罗聘《花卉图》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花卉图》立轴,纸本设色,纵94.8厘米,横4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是仿沈周的笔法所作的一幅小写意花鸟画。画中一株山茶花叶繁茂,后有嶙峋奇石耸立,奇石以焦墨勾出形状,淡墨晕染,山茶设色清丽、兼工带写。梅花则飞笔点出,天然之趣盎然。

清朝中期 罗聘《墨竹图》赏析

清朝中期 罗聘《墨竹图》轴纸本水墨,132.2×42.5厘米。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朝中期罗聘《净名居士像》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净名居士像》(部分) 立轴纸本墨笔,

淡设色,纵84.9厘米,横35.5厘米,(日)澄怀堂文库藏。

净名居士,即维摩诘,为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以“智慧辩才”著称,为敦煌壁画经变图之重要画题,历代大师如张僧繇、吴道子、李公麟皆擅写此。此图居士,广颐阔腮、双目微启、笼袖伏案,作沉思状。其造型与早期维摩诘造像之秀骨清像不类,而具儒士风度。衣纹以铁线描出之,根雕几案则用焦墨精心勾皴,紧劲奇峭得之于陈老莲,雍容则更胜一筹。

清朝中期罗聘《山鬼图》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山鬼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91厘米横3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山鬼”旧注皆认为是山中之鬼怪,后人则认为是巫山神女,今人多认为是女性山神。此图中的山鬼不同于张渥《九歌》中的半裸野女形象,而是一位仪态万千的秀美女子,若不是身上绘有薜荔,身后随有猛虎,几乎被认为是一位大家闺秀。画中人物用线细柔,比例恰当,设色清雅。猛虎以细笔淡墨勾毛,浓墨点花纹, 多呈古拙雅趣。人兽之间一柔美一强健,对比强烈。

清朝中期 罗聘《丁敬像》赏析

清朝中期 罗聘《丁敬像》纸本设色纵108.1厘米 横60.7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图所绘为当时著名金石家丁敬。图中丁敬双手拄杖,坐于石上,造型夸张、怪异,拙中含趣。以独特笔法揭示出画中人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发展了其师金农肖像画法,追求趣味,为肖像画开拓出新的表现领域。

清朝中期罗聘《梅花册》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梅花册》 纸本墨笔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在明清之际受到不少画家的青睐,罗聘显然是受金农的格言“众毁不如独赏”的影响,在此画中有意避开惯常习见的水墨撇写之法,别出心裁地用双勾白描的工笔来画梅花,变实为虚写,突出整个画面的淡雅、素洁,表现出一种纤尘不染、潇洒虚幻的超凡境界。画上有罗聘自题:“古干盘旋嫩蕊新,东风曲护几枝春。世途百折花含笑,一杀难容直道人。冬心先生句,聘”。

清朝中期罗聘《易安像》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易安像》

嘉庆三年(1798)初冬,罗聘幸遇老友易安,便绘此图以作临别纪念。图中以玲珑剔透的湖石为背景,石前立一老者,倾首嗅梅,神情怡然,有却尘脱俗之风骨。画家由彼此的君子之交,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特录太白诗于画端。罗聘晚岁信佛,画风渐趋平和中庸,而画中瘦硬古拙之趣,则得陈老莲真髓。

清朝中期 罗聘《草亭两峰图》赏析

清朝中期 罗聘《草亭两峰图》收录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扬州八怪书画全集-罗聘》。

乾隆四十四年(1799)春,费融游扬州,与罗聘倾盖相逢,谈诗论画,甚为投契。罗聘遂融汇二人字号“两峰”和“草亭”,绘成《两峰草亭图》,以赠新知。此画运笔潇洒,构图简练,应为兴到之作。据费融《红蕉山馆集》载,费融客居扬州时,与罗聘过往频繁,罗聘赠与费融的作品不止一幅。

清朝中期罗聘《醉钟馗图》赏析

清 罗聘《醉钟馗图》 纵94.8厘米,横38.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醉钟馗图》是清代“扬州八怪”殿军罗聘的钟馗画代表作之一。图中长松高荫,修竹扶疏,钟馗朱衣皂靴,倚松醉眠。中国画史上的钟馗像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画圣吴道子。由唐至清,钟馗的形象呈现出由彪悍向儒雅、诙谐转变的趋势。罗聘受其师金农影响,曾画过多幅钟馗醉酒,其笔下的醉钟馗,超逸放达,深受文人墨客和广大百姓的喜爱。

清朝中期 罗聘《兰菇图》赏析

清朝中期 罗聘《兰菇图》轴 纸本水墨,140.8×23.3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朝中期罗聘《竹兰石盆图》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竹兰石盆图》轴 纸本水墨,140.7×47.5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朝中期罗聘《清汐旧院图》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清汐旧院图》设色纸本纵19.6厘米、横109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是清代罗聘创作的设色画。

《清汐旧院图》描绘了典型的江南景色,一如罗聘其他山水画作品,借助安插人物来丰富画面,此画是他山水画代表作。罗聘擅长人物画。他常常在山水画作品中以简洁的笔触绘出些许人物,即使得画面更具生活情趣,也借此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感悟。此图中,画家凭借笔简神具的点景人物,诉说了自己甘于终生布衣、追求静雅境界的清高思想。细细赏析《清汐旧院图》,大家似乎能看到山水大家范宽、王蒙、石涛、黄公望、金农的影子,亦可见自然造化之功,更能体悟到画家不拘泥古人、独具自家面貌的创见。

清朝中期罗聘 《金农像图》赏析

清朝中期罗聘 《金农像图》纸本设色。纵 113.7厘米 横 59.3 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题款:冬心先生像。有袁枚题。

“扬州八怪”中罗聘堪称写真高手,身为金农入室弟子,既继承师法,又不拘泥于师法,笔调奇特,自创一格。将罗聘笔下的《金农像图》与《金农自画像》(故宫博物院藏)相比较,可知金农长得就是秃头大脑门这副尊容,画家并无刻意强调不求形似。为使金农显得精神矍铄,作者取金农侧面坐于山石上,手捧贝叶经作读经状。画像抓住金农秃头大脑门、胡须连蜷、服装简朴的特徴,突现了金农淡定从容,嗜奇好古而又落拓不羁的性格。头部轮廓以淡枯笔勾勒,人物皮肤皆施淡赭色。胡须显杂乱施白粉,并以浓墨粗线条勾勒衣纹轮廓,以坚劲扎实的点子积成线条,构成粗布条纹玄色衣衫的效果,线条古朴生拙,从中可窥罗聘笔墨的深厚功力。《金农像》无作者年款,但从所画人物造型、笔墨和衣褶线条分析时间与《丁敬像》相近。

相关问答

中国有谁比得上达·芬奇的多才多艺?

...B.在东方的中国,也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宗师,张衡——张衡(78至139年),河南省南阳人,中国东汉大学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

《老子出关图》、《观沧海》、《画龙点睛》是范曾艺术星际坐标,他是画家、艺术家、还是思想家?

看一看,现代中国画坛三座大山有谁能超越?你就知道谁在自卖自夸了。现代社会,大师最多,泰斗最多,什么家都多。你看,范老宁愿犯自己的画作贬值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办...

当代画家的油画,有什么值得绘画爱好者学习的地方呢?

现实中的油画厚涂是一种快速且直接的即时绘画手段,其讲究的就是畅快淋漓,不拘一格,所以本篇回答也话不多说,直入主题,不来虚的:SalmanKhoshroo1983年...既...

我国油画家把自己的油画称作“写意油画”,写意是画蛇添足吗?

上图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梵高《星夜》(或《星空》等等)。这样的画作在那位画家眼中算不算的上“写意油画”。一人有感很多画家都想开宗立派,各...梵...

刘海栗擅长画什么?

他的花鸟画精于求生,风格秀逸并兼具写实和意境两方面的要素,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的强烈感悟。除此之外,他还擅长人物画以及西洋画、珠玑画...

超写实油画有什么欣赏的意义吗?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只能浅谈。超写实主义油画欣赏价值和欣赏意义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来简要的阐述。一.超写实主义油画的源流超写实主义是绘画艺术一个流派的...

邢台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名人轶事?

状元,包括中国第一...由西向东,由高到底。(3)明君贤相,安邦治国,清官忠臣举不胜举:邢台地区共出了6位皇帝,包括汉安帝刘祜、郭威、柴荣、柴宗训、孟知祥、孟...

你们是当初什么原因学美术的,然后毕业从事的什么行业?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以及高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和工矿、企业、专业团体美术组织的创作和设计工作。8、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

中国画究竟有何用?

中国画是一片重要的科学领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结晶,和人格魅力,画如其人,画一幅好画不亚于生一个孩子,那么辛苦,品一幅好作品比吃肉喝酒都过瘾,中国画是民...结...

古代画家是如何绘画青年形象的?

古代画家按照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1.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2.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3.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4....画...

 飞行员赵鹏简历  张东红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